诗词大全

《送李穆归淮南》

扬州春草新年绿,未去先愁去不归。
淮水问君来早晚,老人偏畏过芳菲。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送李穆归淮南》是唐代刘长卿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好友李穆离开扬州回到淮南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春季扬州的景象,扬州的春草新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李穆即将离开,诗人内心已经产生了离别的愁绪。

诗中的第二句“未去先愁去不归”,表达了诗人对李穆不再回来的担忧。诗人对李穆的离开感到十分忧伤,担心李穆不会再回来。

第三句“淮水问君来早晚”,表达了诗人对李穆的期待。诗人在问李穆何时回来,希望他能尽快归来。

最后一句“老人偏畏过芳菲”,表达了诗人对过多美好事物的担忧。这里的“老人”指的是李穆,他害怕在扬州过于美丽的春天和美丽的花朵,而不愿意再回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去的思念和担忧之情,希望他能早日回来,但又担心他会因为扬州的美丽而不愿归来。

中文译文:

扬州的春草新绿,
未去之前就感到离别的忧愁。
淮水问君何时来,
老人担心错过了美好的芳菲。

这首诗充满了离别和思念之情。诗人利用春天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李穆的期待和担忧,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对李穆的牵挂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婉转动人的意境。在忧郁中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深情的依恋。这首诗通过表达对友人的离去和期待归来的感受,展示了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真挚珍重。

  • 《七十九吟十首》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 《偈颂七十八首》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应色应声,随听随眺。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云日低时字雁横,夜蟾落处孤猿叫。

  • 《挽鉴机先和尚》

    曾将一苇渡瀛洲,信脚中原万里游。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经留翙几香犹炧,棋敛纹楸子未收。老我飘蓬江汉上,几回中夜惜汤休。

  •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 《毗陵东山》

    昔人别馆淹留处,卜筑东山学谢家。丛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尽隔烟霞。重开渔浦连天月,更种春园满地花。依旧秋风还寂寞,数行衰柳宿啼鸦。

  • 《闲居杂兴十首》

    亦有入城路,门前秋草长。荷锄书在手,负锸醉为乡。霜流溪流涩,厨烟树叶香。为贫从俭约,犹欠半年粮。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