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
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
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
野童遥相迎,风叶鸣橡槲。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
穿着茶色的袍子来到,归去时换上椹色的服装。
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
孙舟乘船去洞庭湖,夕阳下宿在松江。
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
水雾笼罩着琴弦,山月照在岩屋上。
野童遥相迎,风叶鸣橡槲。
野童从远处迎接,风吹树叶橡树和槲树发出声音。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送别良玉人的场景。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衣着的变化、船行的景象、水烟笼罩的琴弦、山月照射的岩屋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孙舟洞庭和落日松江是具体的地点,给人一种远行归来的感觉。
诗词中的“茶色袍”和“椹色服”是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达离别和归来的情感。茶色象征着离别时的忧伤和无奈,而椹色则表示归来时的欣喜和喜悦。
最后两句诗以自然景色和孩童的形象作为点睛之笔。水烟晦暗了琴弦,山月照亮了岩屋,形容了离别时的忧愁和归来时的欢喜。野童远远地迎接,风吹动树叶,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生动活泼的气息。
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色彩的运用,传递出了作者对别离和归乡的复杂情感的表达,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松杉满院风,瓜豆一篱绿。不闻车马过,时得高人宿。日暮还独归,怅望城东曲。
西风萧萧木叶稀,秋深作客何时归。城头月出照击柝,江上露白催捣衣。雁鸿附书远莫致,鸟鹊绕树还惊飞。三更不眠欲起舞,跃马卧龙谁是非。
古屋清寒雪未消,小窗晴日展芭蕉。酸甘荔子尝春酒,更碾新芽荐菊苗。
野寺云山迥,人家烟火稀。水腥渔市近,帆落晚风微。拂树昏鸦去,迎船白鸟飞。吾生乐江海,犹恐与心违。
无情风掠芭蕉响,还是重门已闭。银缸独对,相思方切,教人怎睡。解叹从前事,解叹了、依前鳖气。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应是、睡也未。且恁和衣强寝,奈无寐、依前重起。起来思想,当初与你,忒煞容易。及至而今也,半头天眼,不存不济。最消魂苦是,黄昏前后,冷清清地。
幸是元无了事痴,偷闲聊复学儿嬉。午窗弄笔临唐帖,夜几研朱勘楚词。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犹蟹有堪持。旧交乖隔音尘断,安得歌呼共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