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千里访茅茨,来赴当年一笑期。
白发我徒悲老大,青山君尚记艰危。
夜听高论因忘寐,昼味新诗可疗饥。
冬日迎长殊可爱,何妨去国少迟迟。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刘元发归鄱阳次其韵》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人刘元发的深情告别和祝福之情。
诗中描述了王之道远行千里,前往茅茨拜访刘元发的情景。他回忆起过去与刘元发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留恋。王之道已经年老,白发苍苍,但他对刘元发的离别感到悲伤。然而,他也提到了刘元发曾经面临的艰险境地,表示刘元发应该还记得青山的危险和艰难。
诗人在夜晚聆听高论,因为思考问题而失眠,白天则通过品味新诗来满足内心的饥渴。他迎接冬日的到来,将不同寻常的事物视为可爱之物,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他鼓励刘元发不要迟疑,勇往直前,不要担心离开国家会耽误太久。
这首诗表达了王之道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刘元发的祝福。他回顾了彼此的过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也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前的态度。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心境,诗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流露,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江渎池头烂醉归,青旗日晚插城扉。正驰玉勒冲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老境渐侵欢意尽,旧游欲说故人稀。凭高三叹君知否,倦鷁无风亦退飞。
归未卜。频倒金驱纤玉。明月绡窗停剪烛。搦愁题蠹绿。秋水娟娟鱼目。腰素几分销缩。接得云笺无意读。雕鞍何处宿。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相期老眼横遥碧,莫着征衫走软红。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三年小度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规模内相雄文里,景物时贤杂咏中。前辈风流何敢似,后来评论想能公。谁曾寤寐声形隔,真乐从兹触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