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青衿地,于今绛帐师。
家声传叔赣,宦学类先之。
久已鸮音革,居然鳣服宜。
谁开丞相阁,此士独非奇。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这首诗词是宋代周必大所作,题为《送刘子和教授赴赣州兼简府主洪景庐二首》。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刘子和教授赴赣州兼简府主洪景庐二首》
伊昔青衿地,于今绛帐师。
家声传叔赣,宦学类先之。
久已鸮音革,居然鳣服宜。
谁开丞相阁,此士独非奇。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对刘子和教授去赣州担任官职,同时简略地描写了府主洪景庐的景况。下面是对诗词的赏析:
诗词的前两句写道:“伊昔青衿地,于今绛帐师。”这里指的是古代的文官身穿青衿,而现在的刘子和教授则身着绛色衣袍,即表示他们已经成为了高级官员。这种变迁象征着他们在官场上的晋升和成就。
接下来的两句诗写到了刘子的家世和教授的学术成就:“家声传叔赣,宦学类先之。”这里提到刘子的家族声望传承至叔伯辈,并且他们在赣州地区有较高的声望。而教授则以其学识和才华在官场上得到了认可,被视为同辈中的佼佼者。
第三、四句诗写道:“久已鸮音革,居然鳣服宜。”这里使用了鸮音、鳣服两个动物的比喻,形容刘子和教授在官场上摒弃了过去的形象,以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他们的改变和顺应被视为得体和适宜。
最后两句诗写到了洪景庐的身份和地位:“谁开丞相阁,此士独非奇。”洪景庐是府主,被赋予了丞相的职责。诗人在这里称赞洪景庐的地位非同寻常,并暗示了刘子和教授与洪景庐的交往,显示出他们在官场上的重要性和非凡之处。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刘子和教授在官场上的晋升和成就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洪景庐的高位地位。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物和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向往和赞美的情感,展示了宋代社会中士人的风采和成就。
舍北小桃才及肩,可怜枝弱苦花繁。黄昏雨急东风恶,惜尔不禁春夜寒。
长松落阴满苍苔,四面轩窗向水开。何限晚凉消不得,隔溪分看待人来。
春旱久闵雨,夏潦复望晴。米尽薪亦绝,涨水与阶平。山信得新粟,欣然听舂声。书生易满足,笔砚还施行。南风柱础乾,西照窗户明。雨其遂已乎?努力趣秋成。
才兼文武播雄名,遗爱芳尘满洛城。身在行台为仆射,书来甪里访先生。闲游占得嵩山色,醉卧高听洛水声。千里相思难命驾,七言诗里寄深情。
虽非文史足三冬,岂类无心但有胸。曾读丘坟叨典领,再分符竹荷矜容。君恩欲报微萤爝,亲禄方营苟釜钟。平日交情今楚越,徒劳瞻望景山松。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