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兴如烧,难留住陕郊。
五湖携磬去,几夜在船敲。
犀迹来沙岸,蝉声起树梢。
南方未迴日,何处暂编茆。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润上人南游》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水的魅力如同火焰,难以留住在陕郊。
五湖的涟漪伴随着磬声远去,数夜间在船上敲响。
犀牛的足迹出现在沙滩上,蝉声从树梢传出。
南方的太阳未归,何处能暂时搭建茅草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送别润上人南游的场景。诗中通过山水、磬声、犀牛足迹、蝉声等意象,展示了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呈现了离别的情感和对未知旅程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送别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首句"山水兴如烧,难留住陕郊"通过比喻将山水的美景比作燃烧的火焰,强调了其魅力和不可捉摸性。接下来的两句"五湖携磬去,几夜在船敲"表达了润上人离去的场景,以及在夜晚船上敲击磬的声音,增加了离别的情感色彩。
第四句"犀迹来沙岸,蝉声起树梢"通过描绘犀牛的足迹和蝉声的出现,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动态,也让读者感受到离别时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最后一句"南方未回日,何处暂编茅"则表达了作者对南方旅程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未知的归宿和临时居所的建立。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和对未知旅程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观和动态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离情别绪和远行的氛围。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知的渴望,同时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变化的无常。
是心如维斗,万物所取正。蒙之以微云,孤光更渊靓。
岭宿寒云薄,楼迎晓日斜。危檐排语雀,落木点啼鸦。佛鼓依山寺,炊烟隔岸家。移时收足坐,清兴会烟霞。
西谷有一士,荡然无所求。问君何为者,神闲道自休。上无求于帝,寿夭等浮沤。中无求于世,人呼任马牛。下无求于子,苟以嗣春秋。三者既无求,长歌何所忧。
陕府铁牛却知有,春秋几几成过咎。一身还作二如来,黑白不分辨香臭。
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滕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已无功业上凌烟,且泛扁舟逐计然。自喜兹游胜平日,不知今夕是何年。横空蝃蝀聊欹枕,满袖婵娟永共船。同社贤豪多载酒,坐添清兴浩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