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世住终难,孤峰念永安。
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干。
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送僧归南岳
浊世住终难,孤峰念永安。
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干。
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
译文:
送僧归南岳
在这混浊的世界,住下来终将难以安宁,
孤峰寄望永远平安。
逆着风,满脸飞扬雪花,
走在雪中,锡杖闪闪发光。
石室中,烟霞柔和温婉,
松枝轻拂着苔藓覆盖的干枝。
岩猿应该会认得你,
连扶你的手都放在欄杆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描述了送僧人归南岳的场景。诗人以寥寥数语,抒发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僧人修行求得永安的欣赏。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和比喻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僧人的羡慕和祝福。
诗的开头,诗人以“浊世住终难”表达了对世俗的失望,认为在这混浊的世间,要找到真正的安宁是非常困难的。接着,又用“孤峰念永安”一句,将自己寄望的目光投向了南岳,将希望寄托在僧人修行的境地中。
接下来几句诗,描写了送僧归程中的景物。逆风飞雪的景象,表现了与尘世相背离的决心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雪花的飞舞,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但与此同时,锡杖的闪光又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这象征着僧人修行的坚持和光明的前方。
而后两句则描绘了南岳的景色。石室中,烟霞柔和嫩黄,给人以宁静温婉的感觉,松枝轻拂着覆盖苔藓的枯枝,展现了寺院的静谧和清幽。
最后一句“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诗人借助岩猿的形象,表达了对僧人的祝福和敬仰。岩猿代表了洞悉世情,看到归来的僧人会予以认同和欢迎。连臂下句栏,则暗示着诗人想与僧人攀谈,交流修行心得。
整首诗意蕴涵深远,通过描绘陕南山间僧人南返的景象,表达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追求内心真隐的理念。同时,诗中所用的景物描写和比喻手法,使整首诗境界高远,意境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雨近黄梅动浃旬,舟回顾渚斗茶新。问郎紫笋谁家焙,莫是前溪读曲人。
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苹末挹雄风。中原十载人将尽,相见休嗟休转蓬。
亭兰风蕙,昨日山阴曲。又过五峰来,听华堂、管弦丝竹。今年风物,著意庆生朝,□鹤舞,黑猿吟,花下眠青鹿。九龄五福,盛事人皆祝。谁识种春翁,等浮云、飞蟊过目。上方渴士,忠节起闻孙,金坡近,玉堂深,莫羡春田绿。
昨暮与君上龙湫,天久不雨无湍流。啸呼拊掌唤不应,怅望颇亦令人愁。夜来雷鼓惊龙起,溪声已觉乱人耳。莫辞重访尊者居,坐看倒翻三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