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未能老养卧林麓,要乞优恩除发须。
濯足沧浪岁寒事,终来清友石菖蒲。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嵩山老人告别行,写六偈诗送行者,
未能老来养在山林,只得乞求优厚恩惠。
洗足沧浪江寒冷岁月,终于与清友相聚石菖蒲。

诗意:
这首诗词以嵩山老人的口吻,表达了对行者的告别和祝福之情。老人悲叹自己未能在山林中安享晚年,只得乞求他人的恩宠和支持。然而,老人在沧浪江边洗足过寒冷的岁月,最终与他的清友相聚在石菖蒲之间,这象征着友情的珍贵和长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老人的视角,流露出对离别和别离的感慨。老人渴望在嵩山山林中度过晚年,但遗憾的是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只能乞求他人的恩惠。这种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友情的渴望,使得诗词充满了深情和思索。

诗中的沧浪江和石菖蒲是象征性的意象,突出了友情的珍贵。洗足沧浪江寒冷岁月的描写,表达了老人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而最终与清友相聚在石菖蒲之间,则意味着友情的坚持和长久。这种友情的价值和重要性,使得诗词在情感层面上更加深刻。

总之,这首诗词以老人的视角,通过离别、友情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行者的祝福和对生命的思索。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深情和内省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和思想的启迪。

  • 《春日即事》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 《四月二十日书二首》

    久将醉眼视群儿,只与旁观作笑嘻。赋芋狙公曾未悟,牵丝木偶几多时。云间炎景人方畏,地下微阴谁得知。荣谢古今同此理,老翁端坐但忘机。

  • 《同化光饮象之家》

    又从邻舍家,来折主人花。游处当年似,悲伤老去加。兴长歌易放,情密语无哗。归路生残月,春风醉袂斜。

  • 《夜饮二首》

    夜饮空斋冷,移归近竹炉。酒新今晚醡,烛短昨霄余。紫蔗棣来大,黄柑蜜不如。醉中得五字,索笔不能书。

  • 《简简吟》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云髻生菜样,飘摇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 《戏呈希古》

    半世辛勤守黄卷,白头容易过青春。枕前亦觉春晴否,试问东邻晚起人。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