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宗叱驭闯贤关,笔涌长江挟泰山。
余子望风俱辟易,且容瑞豹露文斑。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石江曾元英赴太学补二首》是宋代曾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家族的英才石江曾元英,正在前往太学补习。他像叱咤风雷一样闯过贤者的关卡,他的文笔如激荡的长江,带着泰山的威势。我和其他学子都仰慕他的才华,他就像一只有着斑纹的瑞豹一样引人注目。
诗意:
这首诗词送别石江曾元英前往太学深造。诗中描绘了曾元英的才华横溢和出众之处,以及其他学子对他的敬仰。通过对曾元英的比喻,表达了他的才华与声望,以及他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石江曾元英的赞美和送别,展现了他在学子中的崇高地位和非凡才华。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曾元英的才华与叱咤风雷、长江泰山进行了巧妙的联想,强调了他的魅力和影响力。同时,提及其他学子对他的景仰,进一步突出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声望。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华和修辞技巧。通过表达对曾元英的赞美和送别,诗词传达出对才华和学识的崇敬,以及对学术追求的推崇。
野践得幽咏,不吐聊自味。健步忽传呼,云有远书至。开缄秪暄凉,此外无一事。奇怀坐消泯,追省宁复记。方驩遽成闷,俗物真败意。山鹊下虚庭,对语含喜气。一笑起振衣,吾心本无滞。
相看俱作白头翁,出处规模自不同。我走江湖作狂梦,君能面壁课成功。
梦泛扁舟逸兴多,画桡摇荡麴生波。微风簌簌生蒲苇,小雨霏霏湿芰荷。舞落乌纱从岁去,歌酣白紵奈情何!年来惟觉华胥乐,莫遣茶瓯战睡魔。
客来谈政已班班,况复书縢一再颁。亦欲颉颃相上下,不容分寸得跻攀。花犹河洛承平□,诗在黄陈辈行间。簿领役人尘扑面,沃如云雾下茅菅。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仙。何当结茅室,长在水帘前。
忽睹云间数雁回,更逢山上正花开。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秋宪府中高唱入,春卿署里和歌来。共言东阁招贤地,自有西征谢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