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宋中道倅洺州》

漳水不灌邺,不知几何时。
後世有史起,乃能为可为。
余尝怜洺民,舄卤半不治。
颇觉漳可引,但为谈者嗤。
高议不同俗,功成人始思。
夫子到官日,勿忘吾此诗。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送宋中道倅洺州》

漳水不灌邺,不知几何时。
后世有史起,乃能为可为。
余尝怜洺民,舄卤半不治。
颇觉漳可引,但为谈者嗤。
高议不同俗,功成人始思。
夫子到官日,勿忘吾此诗。

中文译文:
送宋中道倅洺州

漳水不再灌溉邺城,不知道是何时。
后世有了历史记载,才能成为值得称道的。
我曾怜悯洺州的百姓,他们的生计几乎无法维持。
有些人觉得漳水可以引灌,但只是被谈论者所嘲笑。
高尚的言论与普通百姓的习俗不同,只有在功业完成之后人们才会思考。
夫子就任官职的那一天,请不要忘记我的这首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洺州百姓困境的关注和对后世评价的期许。诗中的漳水和邺城象征着一种困境和苦难,漳水不再灌溉邺城,意味着人们生计无法维持。作者借此抒发了对洺州百姓的怜悯之情。

诗中提到后世有了历史记载才能被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后人理解自己的期望。作者希望后世能够看到这首诗,了解他对洺州百姓的关切和自己的思考。

诗中还提到有些人认为漳水可以引灌,但却被谈论者所嘲笑。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在推动变革和改善境况时所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坚持高尚的言论,与普通百姓的习俗不同。他认为只有在取得成就后,人们才会开始思考和认同他的观点。

最后,作者请求夫子在就任官职之后不要忘记这首诗。这表达了作者希望夫子在担任官职期间能够关注洺州的困境,并采取行动改善当地的状况。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洺州困境的关切,同时展示了他对后世评价的期望。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作者传递了一种对改变和进步的渴望,以及对高尚思想的坚持。

  • 《望乡台》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 《次韵杨宰食莲戏作》

    平时莲实吾羊枣,日饫甘寒不自疑。病恐伤生来源事,居多节口甚婴儿。舌融沆瀣诗能说,手掬珠玑我属思。对酒移风劳想像,静看千柄泛前池。

  • 《过岳公故居》

    赤脚踏层冰,素蟾浴清水。可怜偷桃儿,竟以寒饿死。木瓢挂空壁,蠹册堆破几。有子如矮奴,踉啮入城市。

  • 《寄献仆射相公》

    圣君宵旱念生民,重命甘盘秉国钧。引马但传三刻漏,喘牛休问四时春。羹和旧鼎黄金铉,雪压新堤白玉尘。应念前年献诗客,谪官无俸不胜贫。

  • 《送葛谦问》

    风流人物曹刘上,俊逸诗章鲍谢间。好似骑鲸天上去,不应著脚向尘寰。

  • 《枕上闻子规二首》

    去年借宅寄生儿,今岁群儿又学伊。差面见他莺与鷰,向人强道不如归。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