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蛇皆可物,非物非心亦百佛。
五湖云衲竞头参,空把光阴恣埋没。
我游江湖三十有四年,饱饭之余,一味闲打眠。
子今迢迢苦寻讨,不知寻讨何慕焉。
问吾道,今年大熟收成早。
问吾禅,秋林噪晚声喧喧。
抖擞屎肠都说了,莫将一字归去容易空流传。
斯言写就相违别,目断家山云叠叠。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送昙藏主雪峰见痴绝》是宋代释师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昙藏主雪峰见痴绝
世上有蛇皆可物,
非物非心亦百佛。
五湖云衲竞头参,
空把光阴恣埋没。
我游江湖三十有四年,
饱饭之余,一味闲打眠。
子今迢迢苦寻讨,
不知寻讨何慕焉。
问吾道,今年大熟收成早。
问吾禅,秋林噪晚声喧喧。
抖擞屎肠都说了,
莫将一字归去容易空流传。
斯言写就相违别,目断家山云叠叠。
译文:
送别昙藏主雪峰,前往见痴绝。
世间蛇皆可作为物品,
但非物非心才是真正的佛法。
五湖的云彩竞相遮掩头顶,
只是浪费了宝贵的光阴。
我在江湖漂泊已有三十四年,
饱食终日,只想闲床打盹。
如今你辛苦地寻求,
却不知道追求的是什么。
问我修行的道路,今年收成丰盛而早熟。
问我修习的禅法,秋林中噪杂的声音喧嚣不息。
纷纷扰扰的废话都说过了,
不要轻易将一字留下,容易空泛流传。
这些言语写出的与现实相悖,
眼中的家园云朵叠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禅宗的思想为基础,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和修行的独特见解。
诗的开头提到“世上有蛇皆可物”,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境界,暗示着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对象。而后面的“非物非心亦百佛”则揭示出真正的佛法不在于外物,而是在于心境的修持。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五湖云衲竞相遮掩头顶,暗喻着世俗的纷扰和浮躁之气。诗人感叹光阴的流逝,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呼唤人们要珍惜此刻的存在。
然后诗人自述了自己三十四年的江湖漂泊生活,表现出对纷繁世事的厌倦。他提到自己的闲散生活,一味地追求安逸与休息。而对于诗中所指的“子今迢迢苦寻讨”,可以理解为他对他人的辛勤追寻感到疑惑和困惑。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答了有关自己修行的问题。他表示修行的道路今年大熟收成早,意味着他的修行得到了成果和回报。然而,他同时指出修习禅法时的秋林噪声,表明修行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挑战和困扰。
最后几句描绘了一种辞别和离别的情景,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轻易流传废话和空泛的言辞,因为它们与实际相悖。他描述了眼中的家园云朵叠叠,可能暗示了对家园的眷恋和思念。
整首诗词通过对禅宗思想的运用和对世间事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人生的思考。他提醒人们要超越物质追求,珍惜时间,不被纷繁世事干扰,坚守内心的宁静。同时,也透露出对禅修道路的挑战和困惑,以及对家园的眷恋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并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中夜不成寐,屋梁落月空。揽衣惊鼠散,看剑炙灯红。吾道空山里,年华细雨中。故人有傲吏,相忆兴还同。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官尊,每陈丰亩利。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满院松桂阴,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z5.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