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尝负俗,公存此开荣。
却领淹中学,还为稷下卿。
槐依乡市绿,风入舞坛清。
稽古方知力,腾飞自有程。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送王秘校岭南都讲学》是宋代诗人宋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才曾经黯然销魂,如今您在这里开启了荣耀。您将在此地传授学问,成为稷下学宫的一位官员。乡市繁华的槐树青翠依依,微风吹过舞台清新明亮。经过考验才能明白古代的智慧,只有在奋发向上之后才能取得成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王秘校的赞美和祝福,以及对他在岭南地区传授学问的期望。诗中提到了王秘校的高才,曾经黯然销魂,但如今他在岭南地区开展讲学,为人们传递知识,使他重新获得了荣耀。诗人表达了对王秘校的敬意和欣赏,认为他将在岭南地区成为一位重要的学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王秘校的学术事业和成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乡市的绿树和舞台上的清风,与王秘校的讲学活动相对应,表达了对他学问的赞赏和祝福。诗人还提到了稷下学宫,这是古代中国的一所重要学府,暗示着王秘校将成为学术界的重要人物。诗词的整体氛围积极向上,鼓励人们通过学问和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王秘校的敬佩和对学问的推崇。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鼓励读者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来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诗词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学问的重视和对学术成就的赞赏。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王秘校的祝福和对他所从事的学术事业的认可。
穹谷郁盘纡,河濒陕北隅。泉流涓不绝,冈势俨相扶。初旭纷高下,空烟似有无。石滩醒耳快,峤树窣云孤。天霁岚光活,人稀草色苏。牧儿歌自若,樵子远相呼。坏道傍连傅,空城右指虞。穷岩今寂寞,蔓草只荒芜。野店寒餐涩,山程瘦马瘏。物华供兴趣,亦足墀崎岖。
马蹄腾踏去如流,雨止车尘凝不浮。驿道夷平桑柘美,人言从此属皇州。
桧今老矣何兢兢,樛枝下屈如不胜。左松右柏非尔朋,繁霜茂雪徒骄矜。鞠躬不敢骞其肱,午阴凄凄绿鬅鬙。六月爽气飞秋冰,萦纡茂密罗附藤。猿猱臂绝愁难升,老龙衔雨将飞腾,矫首欲举逄饥鹏。
四海棠为客,三春却倦游。能飞归不得,虽去有可求。故国三千恨,行人万里愁。年来风过耳,无泪与君流。
独占龙冈部,深持虎节居。尽心敷吏术,含笑掩兵书。礼饰华缨重,才牵雅制馀。茂阴延驿路,温液逗官渠。南亩行春罢,西楼待客初。瓮头开绿蚁,砧下落红鱼。牧伯风流足,輶轩若涩虚。今宵铃阁内,醉舞复何如。
偶向树中见,知从水际生。叶翻寒不定,云去意无成。乱石流泉影,空山落子声。当年眉黛在,定见可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