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尾还重九,荒园菊半花。
因君向姑孰,使我坠乌纱。
更度千秋岭,休寻万里沙。
壮年豪气在,途路莫兴嗟。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温伯玉二首》是宋代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尾再次迎来重阳节,荒凉的园中菊花已经开放了一半。
因为你要去向姑苏,所以我心中像坠了乌纱一样沉重。
再度穿过千秋岭,不要去寻找万里沙。
壮年的豪气仍在,不要对旅途抱怨叹息。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是韩元吉写给温伯玉的送别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温伯玉的离别之情以及对他的祝福和鼓励。
首先,诗人提到楚尾的重阳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祥和。然而,诗人所处的环境却是荒凉的园中,只有一半的菊花开放,暗示着离别的凄凉和不完美。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温伯玉离去的惋惜和心情的沉重。他用坠乌纱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乌纱是一种黑色的纱帽,象征着沉重和忧伤。
然后,诗人劝告温伯玉在旅途中不要追寻虚幻的事物,比喻为不要去寻找万里沙。这里的万里沙可以理解为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诗人希望他不要在追求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最后,诗人鼓励温伯玉要保持壮年时的豪气和勇气,不要对旅途中的辛苦和困难感到沮丧和悲叹。他希望温伯玉能坚定地向前行,不畏艰险。
赏析:
《送温伯玉二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和对别人的鼓励。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楚尾和菊花的描绘,增强了离别的伤感和凄凉气氛。
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他对温伯玉的离去感到痛苦和沉重,但又希望他保持豪气和勇气,坚定地走下去。这种情感交融在离别的背景下,使诗词更具感人力量。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别离的思念和对离别者的鼓励。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感伤情怀,也体现了友谊和鼓励的美好品质。
吴越归旗纛,风云助鼓鼙。锦蒙山树遍,弩射海潮低。龙凤城葱郁,牛羊墓惨恓。古祠存故里,秋草庑东西。
辟世忘时势,茅庐傍小溪。灌畦晴抱瓮,接树湿封泥。乳鹿依花卧,幽禽过竹啼。新诗随外得,不用别求题。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
江风飘飘杨柳青,江烟漠漠花冥冥。春光潋滟动笙乐,泼酷弄影蒲萄倾。客路迢迢平不颇,应有儿童迎五马。文章太守今几人?风流未有如今者。中原地古风俗淳,君侯抚牧仁化新。黄堂无讼白日静,甘棠有阴芳草春。君侯考绩□未改,虎竹铜符转光彩。功成早向江南来,江南有人遥相待。
宫院深深今是非,可无三户报秦期。直应更作包胥泣,未抵含冤屈宋词。
岛屿遍含烟,烟中济大川。山城犹转漏,沙浦已摇船。海曙霞浮日,江遥水合天。此时空阔思,翻想涉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