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
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便置漉酒巾。
深希陶渊明,澹然意已真。
食枣齿宜黄,晋俗诚自淳。
尚不顾隋珠,安肯与此邻。
送君识君心,扫迹向世尘。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襄陵李令彦辅》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
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便置漉酒巾。
深希陶渊明,澹然意已真。
食枣齿宜黄,晋俗诚自淳。
尚不顾隋珠,安肯与此邻。
送君识君心,扫迹向世尘。
诗意: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送别李令彦辅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李令彦辅的亲近之情和敬重之意。李令彦辅是作者的近亲,而且在朝廷中担任翰林职务,因此被称为故人。诗中提到他们都是亲友,各自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但李令彦辅仍然身着青袍,未离开朝廷。作者表示对李令彦辅六十岁时离开朝廷担任地方官职的决定感到不解,认为这并非是他所向往的要路津。作者又思念起汉朝时陶渊明东归的故事,因此拿起漉酒巾,表达了对李令彦辅的离别之情。作者深深地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一样,心境澹然,意境真实。诗中还提到晋朝的风俗淳朴,认为吃枣子可以保持牙齿的黄色,表达了对古代风俗的向往。最后,作者表示自己不愿追求隋朝的珍宝,更愿意与李令彦辅这样的朋友为邻。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令彦辅的深厚情谊和对古代风俗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真实心境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李令彦辅的送别,作者展示了自己对亲友的珍视和对友谊的推崇。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李令彦辅的身份与作者对古代风俗和陶渊明的向往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朴素真实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畏向潇湘行,不入洞庭去。鞍马踏关山,衣裘冒霜露。零陵三千里,楚俗未改故。王泽久已覃,国刑亦当措。昔闻柳宗元,山水寻不饫。其记若丹青,因来问潭步。石燕飞有无,香草生触处。仙姑异麻姑,岁月楼中度。不食颜渥赭,言语神灵顶。莫将车骑喧,独往探幽趣。有信报我知,恶欲
晓来庭竹碎秋声,冷我思君重怆情。三画当年曾擅价,五言今去合知名。赋归已荷因风寄,酾藇终期对月倾。但愿官军破骄敌,不妨淮海寄余生。
自古勋名勒鼎彝,老于文学即今谁。腐儒尚可军马司,试作平淮第二碑。
姮娥药熟桂华新,满贮清光待出云。徐御冰轮行碧落,世间多少感秋人。
不行盆口更湖口,明日庐山自此过。犹恨西江不穷览,沅湘闻道亦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