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名满百家村,细说淮南欲断魂。
师到乡关勤问读,古人今有几人存。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乡僧证缘归山阳》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家名满百家村,
细说淮南欲断魂。
师到乡关勤问读,
古人今有几人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关切。诗中描述了一位僧人回乡的情景,引发了诗人对乡村的思索。诗人以乡村中的千家万户为背景,借此展示了乡村的繁荣和人们对名望的追求。然而,诗人同时感叹淮南的风景和文化传统,对其的眷恋之情如断肠之痛般浓烈。最后,诗人通过询问师傅,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关切,思考着古人的智慧和文化是否能够得以延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乡村和传统文化的描绘,展现了王洋对乡村和传统价值的思考和关注。在第一句中,千家名满百家村,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繁荣景象,既有名望又有富裕。而第二句细说淮南欲断魂,则表达了诗人对淮南风景和文化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这种文化濒临消失的忧虑。第三句中的师到乡关勤问读,呈现了诗人对古人智慧和文化的敬仰,并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期望。最后一句中,古人今有几人存,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文化是否能够得以传承的担忧和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展示了王洋对乡村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思考。他将乡村的繁荣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贯穿其中,同时表达了对传统智慧和文化传承的担忧。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引发读者对乡村、传统文化和智慧传承的深入思考。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接石为槽绕画檐,清风爽气坐来添。恰从天外为飞瀑,又向人间作水帘。
久不在城市,少留心怅然。幽芳可揽结,伫子饮云泉。
自叹平生老道涂,不堪泥雨又驱车。鹭鹚第一清高底,拂晓溪中有干无。
彼鼠侵我厨,纵狸授粱肉。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膻腥逼绮罗,砖瓦杂珠玉。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何意天乐中,至今奏胡曲。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生为名家女,死作
云长不绝旧君情,元直终随老母行。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多谢曹刘存大度,任教忠孝得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