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伯氏难为兄,萧家仲氏难为弟。
御史子孙今有谁?眼中乃见此二士。
阿兄釆兰寿梅堂,阿弟束书参蜀张。
圣门九钥天为守,玉题密付蜀张手。
子到长沙渠门侬,为言真成一老翁。
功名妄念雪销了,只爱吟诗恼鱼鸟。
子归好在中秋前,看子新年胜故年。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送萧仲和往长沙见张钦夫》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杨万里送别萧仲和前往长沙拜访张钦夫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萧家伯氏难为兄,
萧家仲氏难为弟。
御史子孙今有谁?
眼中乃见此二士。
阿兄釆兰寿梅堂,
阿弟束书参蜀张。
圣门九钥天为守,
玉题密付蜀张手。
子到长沙渠门侬,
为言真成一老翁。
功名妄念雪销了,
只爱吟诗恼鱼鸟。
子归好在中秋前,
看子新年胜故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杨万里对萧仲和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了萧家的兄弟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才华和志向。诗人感叹御史子孙中是否还有人能像他们一样有远大的抱负。诗人赞美了萧仲和的文采和才华,以及他对诗词的热爱。诗人希望萧仲和能在长沙见到张钦夫,并向他传达自己的问候。最后,诗人祝愿萧仲和在中秋节前回来,希望他的新年会比过去更加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萧仲和的赞美和送别之情。诗人通过对萧仲和的称赞,展现了他对才华和志向的崇敬。诗中的对比也凸显了诗人对萧仲和的敬佩,以及对御史子孙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萧仲和的行程和目的地,展示了他对诗人张钦夫的敬重和友情。最后,诗人以祝福的语言表达了对萧仲和的期望和希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月黑林间亦自奇,莲花两朵白如衣。初疑野鹭池中立,试拍栏干吓不飞。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两屐。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竹翁恶俗客,屡举却尘翁。云何一见我,捉手形深睠。坐呼兰溪酒,即取太白劝。阶前抱关卒,为我颜色变。解榻经两眠,天寒恐冰霰。主意厚且真,惜别如挽牵。握手紫竹杖,眩转含飞电。端作临水送,沙溪清练练。还家甫席暖,书到惊一县。特遣赠行诗,水剪梨花片。且约二三子,同煮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美笑千黄金,驻景双白璧。东风杨柳津,几度千丝碧。款款白面郎,画舫宫样妆。新堤五里长,回头意悠扬。幽人兴不忙,得志汀草芳。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