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彩笔真堪爱,蜀色红笺更可夸。
雅称风流刘大著,闲时题咏海棠花。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宣笔与成都司理刘大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宣城的彩笔真令人爱慕,
蜀地红纸更值得夸赞。
闻名的才子刘大著,
闲暇时题咏海棠花。
诗意:
这首诗词是以送别的方式向刘大著送宣城彩笔和蜀地红纸,并表达了对刘大著的赞美。宣城的彩笔被称为"彩笔真堪爱",它可能指的是宣城的文房四宝之一,即宣纸。蜀地红纸指的是产自蜀地(四川)的红色文房用纸,被称为"红笺"。诗中提到的刘大著是一个风流雅称的人物,他在闲暇时经常题咏海棠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宣城的彩笔和蜀地红纸,以及对刘大著的称赞,展现了作者对文房用具的喜爱和对才子的赞赏。宣城的彩笔和蜀地红纸都是文化艺术的象征,代表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品质的追求。刘大著被称为风流雅称,说明他在文学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和品味。
诗中的海棠花则是一种寓意丰富的花卉,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和短暂的生命。作者将闲暇时题咏海棠花作为刘大著的休闲爱好,也暗示了刘大著在文学创作中追求纯净和短暂美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刘大著和文房文化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对艺术品质和生命美好的向往。这首诗词在描绘细节的同时,蕴含了深远的情感和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中夜不成寐,屋梁落月空。揽衣惊鼠散,看剑炙灯红。吾道空山里,年华细雨中。故人有傲吏,相忆兴还同。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官尊,每陈丰亩利。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满院松桂阴,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z5.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