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送客雪初晴,木叶脱尽山空明。
天高地迥着行客,昂昂野鹤相似清。
晓空霜唳三两声,扶木枝上阳乌惊。
岂无枯蚓若残粒,宁肯挽首鸡鹜争。
伊人伊人此为客,不是伊人招不得。
固有比邻不往来,那能万里相追逐。
沪涪江上初戒舟,荆江夏簟赤壁秋。
长江镜滑无纤滓,致君肝鬲尔许侔。
竟成何事客先发,赢得满头桩岁月。
丈夫身在复何忧,莫作无相见期别。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杨仲博归蜀》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头送别杨仲博的情景,并融入了对友谊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以雪后初晴的景象为背景,诗人站在江头,目送杨仲博离去。诗人观察到山上的树叶已经脱尽,山势明朗。他感叹天空高远,大地辽阔,行走其中的客人显得渺小,而像昂首挺胸的野鹤一样清高。清晨的天空中传来几声霜唳,惊起了树枝上的乌鸦。诗人反问,难道没有像枯蚓一样微不足道的存在吗?为何却宁愿挽回一只鸡或抓住一只鹜来争斗?
诗人称呼杨仲博为"伊人",意味着亲近而疏远的关系。他感慨地说,杨仲博作为客人离去,不是因为对他没有吸引力,而是因为有固定的邻里关系,无法像万里相追逐一样。诗人用沪涪江和荆江作比喻,形容两人初次离别,就像江上的舟只刚刚开始戒慎,而夏天的簟子和秋天的赤壁已经交替。长江的水面如同一面光滑的镜子,没有任何污垢,比喻两人的交情纯净无杂。最后,诗人寄语杨仲博,希望他能够像肝鬲一样勇敢坚定地前行,取得成就。诗人认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真正的丈夫都不应该担忧,因为友谊的纽带不会因为别离而消失。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思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借物抒情,把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对友谊的思考,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思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局限。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莫怪平生志,图销尽日愁。
春江多大风,每盛肯遽微。吹人虽不寒,崩浪良足唏。嗔读揭几帙,妒梦摇斋扉。况乃驾舻栧,敢与争狂威。郁郁羁思倦,寥寥遨侣稀。危陟据隄阜,遐眺穷湾圻。引雏鹊始大,长笋荻已肥。草远安所极,絮残犹自飞。眷此惜暮景,感怆将畴依。去国候屡改,怀人事多违。袍弊苦肤汗,药{
谁工此松唯拂墨,巧思丹青营不得。初写松梢风正生,此中势与真松争。高柯细叶动飒飒,乍听幽飗如有声。左右双松更奇绝,龙鳞麈尾仍半折。经春寒色聚不散,逼座阴阴将下雪。荆门石状凌玙璠,蹙成数片倚松根。何年蒨蒨苔黏迹,几夜潺潺水击痕。裴生诗家后来客,为我开图玩松石。
人言十月小春回,谁酿寒云作雪醅。天女戏抛群玉佩,风姨吹散万解杯。竹非为米腰皆折,山不因愁发尽皑。冻合诗肩不成句,六花时入轿窗来。
月向天边夜夜生,秋风何处彩云横。鱼无密信来青海,蟢有闲丝挂晚晴。春玉渐看腰似削,愁城不怕酒如兵。而今只合笼鹦鹉,能向琵琶唤小名。
秋风一熟平湖芡,满市明珠如土贱。昔也兼名鸿雁头,今兹始识胡孙面。应须我辈剩著语,会有后人来作传。横塘地主总好事,凌波不过空山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