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春水涨,之子忽乘流。
岘首辞蛟浦,江中问鹤楼。
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蘋洲。
应是神仙子,相期汗漫游。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送别元公去鄂渚游玩,并希望能够与他在白蘋洲相见的情景。
诗中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水面上涨,元公乘着水流前行。他先经过了岘首,告别了蛟浦,接着他在江中远远看见了鹤楼,并向楼上的人打听去白蘋洲的路。
孟浩然送给元公一根青竹杖,代表着祝福与神仙之意,并送他去白蘋洲。他相信元公应该是个身怀道行的仙子,希望两人能在白蘋洲相见,一同畅游。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和送别的场景,通过具体的形象和情感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意蕴含了孟浩然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愿望。
珠自右,紫电入丹城。内养婴儿成赤象,时逢五转采阳精。火自水中生。烧鬼岳,紫电起峥嵘。随意嬉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海内埏埴遍,汉阴旌旆还。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树皆人尚爱,辕即吏曾攀。自惜两心合,相看双鬓斑。终期谢戎务,同隐凿龙山。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南墙钜竹拂青烟,正在空斋簿领前。欲向韩门借余润,乞将白璧种蓝田。
故人遗我酒,气味芳似清。置之屋壁间,兴至时一倾。银杯度一合,三釂已彻觥。既免戒沉湎,且无忧病酲。嵇阮愧令德,刘石无遐龄。荒狂有何乐,徒以酒自名。吾幸免困此,庶几尽平生。
带郭人烟少,通村径路微。水光浮栋宇,野色动窗扉。小树无重数,前山不合围。艰危邻虎窟,奔迫诡牛衣。白舫意何适,丹枫看即稀。西园小茅屋,知复几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