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书生用一官,强随时样著衣冠。
千年蠹简人情冷,百折羊肠世路难。
未必功名欺老在,且凭书信报平安。
秋风我亦淮东去,留取江山对眼看。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袁和叔赴淮阴尉》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袁和叔赴淮阴尉,
底事书生用一官。
强随时样著衣冠,
千年蠹简人情冷。
百折羊肠世路难,
未必功名欺老在。
且凭书信报平安,
秋风我亦淮东去,
留取江山对眼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袁和叔赴淮阴担任官职的情景。诗人认为作为一个书生,即使担任一职位也难以改变世态冷漠和人情淡薄的现实。世间的曲折和困难使得功名成为欺骗老年人的工具,而诗人则希望袁和叔能够平安归来,他自己也将离开此地,去往淮东地区。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留下美丽的江山给袁和叔观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书生担任官职和世态人情的反思,展现了对功名利禄的怀疑和对真实友情的珍视。诗人认识到官职并不能改变世道的冷漠和人情的冷淡,反而可能使人迷失自己的初心。诗中的"千年蠹简人情冷"一句,表达了人情冷漠已经存在了千百年之久。而"百折羊肠世路难"一句,则揭示了世间曲折复杂的人生道路。诗人借送别之际,对功名欺骗老年人的现象表示忧虑,希望袁和叔能够安然归来。最后一句"秋风我亦淮东去,留取江山对眼看"既表达了诗人离开此地的决心,也展现了他对美丽的江山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怀疑和对真实友情的向往,以及对江山美景的眷恋之情,展现出对人生价值和情感世界的思考。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孤城度日宛如年,赖有吾人慰眼前。把酒论文方累月,扬鞭别我遽朝天。长才合赴风云会,新渥行沾雨露边。帝里故人如见问,为言衰悴愈皤然。
寂寂秋烟锁碧湾,往年此地有禅关。不神移入龙宫去,一夜风雷吼万山。
子元才望未专城,玉面醪敷且细倾。宠辱尽捐身外事,醺酣聊乐圣之清。分甘亦复怜吾老,饮湿终惭不自营。归去须君传此法,秫田百亩便平生。
十年鳌禁谪仙人。冰骨冷无尘。紫诏十行宽大,白麻三代温淳。天开寿域,人逢寿日,小小阳春。要见神姿难老,六峰多少松筠。
湾头登小艓。惯风生衣香,水湔裙褶。待到重门,纵教携玉腕,尚羞红颊。月姊窥侬,也劝饮深杯稠叠。织女机边,一线秋河,夜凉人涉。早是含情迎接。怕峡雨他山,易沾桃叶。第一相思,是床东袜刬,暗尘潜蹑。旧事凄凉,化梦里双飞蝴蝶。剩有轻绡十幅,曾围秀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