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
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户击惨舒。
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
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嘘。
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送郧乡尉黄通》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
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户击惨舒。
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
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嘘。
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黄通,一个年轻的乡尉,被送往郧乡任职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描绘了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不同态度和追求。少年时期的人追求享乐和奋发向前,而老年人则更注重安逸和舒适。诗人认为年轻人应该争先奋进,追求远大的目标,而不应该轻视自己的职位。外在的荣誉虽然不足以自豪,但内心的满足感却是丰富的。诗中还提到了子游和季路,他们在邑宁中感到失望和叹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黄通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万众瞩目之下,问道何如,即问他在面临困境时如何应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年龄段人们的追求和态度。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年轻人奋发向前的期望和对老年人安逸生活的理解。诗中的对比和反问,使得诗词更具有思考和启示的意味。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有深刻的哲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
今年一雪遍江淮,半月晴光冻不开。孤坐郡斋人寂寂,一枝红烛两瓶梅。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
居疑与世分。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