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门如海亦如龙,解榻铃斋独见容。
惭愧深知何以报,岁寒千尺涧边松。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送张端明赴召》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必大。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送别好友张端明赴官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公门如海亦如龙,
解榻铃斋独见容。
惭愧深知何以报,
岁寒千尺涧边松。
这首诗词的诗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
首先,诗中的“公门如海亦如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庞大和复杂,以及其中的竞争和压力。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理解和关切。
其次,诗中的“解榻铃斋独见容”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张端明的赞赏和敬佩之情。这句话意味着即使在官场的压力下,张端明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清雅,不受外界干扰,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和品质。
最后,诗中的“惭愧深知何以报,岁寒千尺涧边松”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和对张端明的感激之情。作者深感自己无以回报张端明的恩情,只能以岁寒千尺涧边的松树作为比喻,表达自己对友情的坚定和长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友情和官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友情的珍重。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意象,使诗词更具有艺术感和感染力。
男女虽亲,死生难躲。浮名浮利浮云朵。万缘一*恰如无,长生路上修仙果。玉户频开,金关紧锁。灵珠里面持经课。功成轻举踏云行,大罗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畴昔南迁海上雷,艰难唯与汝同来。再从龙尉茅丛底,旋卜云桥荔子堆。相与闭门寻旧学,谁言复出理官醅。乘田委吏先师事,莫学陶翁到即回。
良宵正月一,日从东畔出。照见耆阇峰,回环指□中。坐断石桥路,凡圣无回互。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雪消春雨过,碓觜也生花。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
仓猝扶宗社,艰危启圣神。英雄归驾御,狂狡愿和亲。泛扫妖氛净,恢张治化新。倦勤三纪外,头白尽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