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证道歌·证道歌》

执指为月枉施功,一处明时两处通。
月形兼指无交涉,十方刹海性含融。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执指为月枉施功,
一处明时两处通。
月形兼指无交涉,
十方刹海性含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中以富有象征意味的言辞,表达了对证道之理的赞颂和探讨。

首句"执指为月枉施功",意味着执持指引如同月亮的光辉,虽然在施展力量时可能会有所枉费,但却能够引导人们获得真知灼见。

接下来的"一处明时两处通",表达了只有一个地方明亮时,两个地方才能互相通达。这里可以理解为在修行证道的过程中,只有当一个地方实现明悟时,其他地方才能够相应地得到启发和领悟。

"月形兼指无交涉"这一句中,作者以月亮的形象来比喻指引的作用,指引并不需要直接交涉,而是通过自身的光芒照亮万物,让众生能够自行领悟。

最后一句"十方刹海性含融",表达了十方众生和广袤海洋的本性都融含着证道的真理。这里的"刹海"指的是广大的沧海,代表着世间万物,而其中的性质都包含着证道的智慧和真理。

整首诗以抽象的象征意象,描述了证道之道的特性和普遍性。通过月亮的光辉、明悟的渗透以及众生和大海的内在融合,作者传达了证道的重要性和普遍适用性。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呈现了对证道之道的赞颂,启迪读者思考人生和修行的意义。

  • 《夏雨》

    霮雨对蔽穹苍,冥濛自一方。当时消酷毒,随处有清凉。著物声虽暴,滋农润即长。乍红萦急电,微白露残阳。应祷尤难得,经旬甚不妨。吟听喧竹树,立见涨池塘。众类声休出,群峰色尽藏。颓沱来洞壑,汗漫入潇湘。下叶黎甿望,高袪旱暵光。幽斋飘卧簟,极浦洒归樯。藓在阶从湿,花

  • 《大庾北崖梅晚发》

    中州梅较晚,大庾合先之。已似得南气,不应留北枝。天工新坐懒,春事故教迟。蜂蝶若知道,恬然不怨时。

  • 《雨花台》

    孤云落日倚西风,历历兴亡望眼中。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马恨无穷。客愁已付蒲萄绿,迳雨空余玛瑙红。我亦欲谈当世事,无人唤醒紫髯翁。

  • 《访赵君举》

    朔风吹雪满都城,晓踏骅骝访玉京。相引槽头看春酒,细流三峡夜泉声。

  • 《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

    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州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

  • 《赋西淙瀑布得断字》

    苍山七百亩,主人新买断。于时积雾开,素瀑挂青汉。泠泠瑟初铿,璀璀珠乍贯。久晴雨瓢翻,忽暖冰柱泮。恍如白浪涌,翔舞下凫雁。又疑黄河决,萗祭沉玉瓒。不然蟒出穴,或是虹吸涧。客言下有潭,龙伏不可玩,攫拿起云气,喷薄苏岁旱。平生爱奇心,欲此筑飞观。沿流踏浅清,陟巘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