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圆明终不失,天回地转光澄寂。
劫火洞然转转新,个事如如谁委悉。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定慧圆明终不失,
天回地转光澄寂。
劫火洞然转转新,
个事如如谁委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证道境界的颂扬和赞美。诗人通过表达自然界的变化和个体存在的微小之处,来探讨宇宙的智慧和宁静。他所描述的境界超越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纷扰,描绘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高深的哲理。首先,诗人提到“定慧圆明终不失”,表达了证道境界之稳定与智慧之光辉不会失去。这里的“定慧圆明”可以理解为心境的平静和智慧的开启,它们都是持久而不变的。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天地之间的变化。他说“天回地转光澄寂”,意味着天空回转,大地转动,光明纯净而宁静。这种景象表达了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秩序和宁静,与证道境界相呼应。
最后两句,“劫火洞然转转新,个事如如谁委悉”,表达了世事的变迁和个体存在的微小。劫火指的是大劫,代表着世间的纷扰和变动,但即使如此,它们也只是转瞬即逝的,无法动摇证道的本质。而“个事如如谁委悉”则强调了个体的微小和世事的渺小,提醒人们要超越个人的感受和欲望,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超然的境界和宇宙的秩序,表达了对证道境界的崇敬和追求。它引导读者超越世俗的纷扰,思考人生的本质和宇宙的智慧,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远游游则远,安心心已安。茅茨更何事,一坐五年宽。客来问法要,示以无所还。勿云空生默,听者不胜言。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江云倏忽暝还收,五月犹寒著弊裘。芳草斜阳看易晚,绿荷疏雨听如秋。池塘空阔蜻蜓喜,帘幕萧条燕子愁。不是无言成独坐,暂将心事静中求。
两角勍触蛮,八荒等兄弟。人生天地间,贵在情义耳。嘉禾二三友,一见倾底裹。春风散天和。非彼亦非此。清淑温以直,常甫正而美。东涉金沙雪,西挹钱塘水。舟泛月双湖,辔联松九里。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宣桥岁云暮,乃复得伯起。颀然出玉山,臭味林吴似。修门亦旬月,朝夕
朅来此事尽废,少日论功未深。欲觅仙人一指,要看月肋天心。
娟娟月入眉,整整云归鬓。镜里弄妆迟,帘外花移影。斜窥秋水长,软语春莺近。无计奈情何,只有相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