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废诚愚分,牢愁更索居。
若逢知己问,犹解课儿书。
地僻门长闭,年饥菜自锄。
相望无一字,不是故情疎。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屏废诚愚分,牢愁更索居。
若逢知己问,犹解课儿书。
地僻门长闭,年饥菜自锄。
相望无一字,不是故情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郑少卿离开建宁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郑少卿离开故乡的愿望和决心,以及作者对其选择的理解和支持。诗人表达了对知己识人的珍重和对友情的认同,认为即使远离故土,也能通过交流和书信传递情感。诗人还描绘了郑少卿所面临的困境,如地处偏僻、生活艰苦,但他依然自力更生,勤奋耕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寂寞和对郑少卿的疏远感,因为长期的分离导致了彼此间无法传递心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深情思念。诗人通过对郑少卿的称赞和对其离去的祝福,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朋友前程的期望。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揭示了郑少卿离开建宁后所面临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自身的孤寂感。通过描述郑少卿的境遇和自身的情感体验,诗人抒发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通过对离别的描写展示了友情的珍贵和离散后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友谊的关怀,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离去的疏远之感,使整首诗词更具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
病骨那禁暑,衰年更作愁。有风依旧热,初伏几时秋。瓜果谁新饷,馋涎小忍休。金盆井花水,且看玉双浮。
漫郎西笑费三年,故业新闻腹果然。长尘剧谈抽茧绪,短檠细字缀蚕眠。频惊陆海风波梦,未了京尘粥饭缘。後日重来应访旧,五湖烟浪有渔船。
野迥人来少,天平鸟去长。鱼梁四寸罟,樵市五家浆。谷转留寒雾,霞休罢夕阳。不须教目极,即是到回肠。
篱落能相近,渔樵偶复同。苔封三径绝,溪向数家通。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时因杖藜次,相访竹林东。
道吾当年不肯道,渐源中路没商量。先师灵骨今犹在,无用扶锹上法堂。
对代勤民岂外轻,声名今已播边亭。风摇铃阁终晨静,雨锁棠阴满地青。赐表殊功宜冕服,荣分从吏亦缇屏。如公学问留闲郡,东壁何人应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