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岁来相叹,三杯忽语离。
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
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
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送子仁侄南归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再岁来相叹,
三杯忽语离。
忍将垂老泪,
滴作送行诗。
子去侬犹住,
身留梦亦随。
南溪旧风月,
千万寄相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侄子南归的离别之情。诗人在送别时,再次感叹岁月的流转,三杯酒的交杯之际,突然意识到离别的不舍之情。他忍住了即将流下的老泪,将这份离别之情化作了送行的诗词。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侄子离去的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身留他乡的孤寂之感。他希望侄子能够安居乐业,而自己则留下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再次感叹岁月的流转,突出了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他用"三杯忽语离"这一形象的描写,将离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在送别之际忍住了泪水,将离别之情化作了送行的诗词,表达了自己对侄子的祝福和思念。诗中的"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表达了诗人对侄子安居乐业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身处他乡的孤寂之感。最后两句"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将离别的情感与对故乡的眷恋相结合,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真挚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情,情感深沉而动人。通过对岁月流转、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产生了共鸣,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离别的无奈和思乡的情怀。
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皇天老眼定何居,祸酷如公古亦稀。酖毒不令猜叔子,药家谁实死颜畿。人心纵险难清白,世变不磨真是非。毕竟若为书史册,暮江倚徙泪沾衣。
小艇争浮浦,幽人独倚扉。新泥添燕垒,细雨湿莺衣。葚紫桑新暗,秧青水正肥。欣然语邻父,投老得相依。
层层落落影团团,切忌当阳著眼看。直下有无俱不立,白漫漫又黑漫漫。
春来自分菊成坡,秋晚何妨日一过。喜色忽看眉上见,霜华应向掌中多。一枝须索蚁浮甕,三径从教雀可罗。坡下有泉唯可饮,西风吹鬓未应皤。
堂堂延阁老,遗范见期人。孝友传家旧,诗书用力新。人心危易失,圣学妙难亲。原勉思弘毅,求仁可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