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心月耀昏衢,梦幻吞侵谁得知。
幸遇知音重为举,息心回念理元辉。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心灵之月的景象,表达了对寻找知音和追求内心光明的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轮心月耀昏衢,
梦幻吞侵谁得知。
幸遇知音重为举,
息心回念理元辉。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绘一轮心灵之月,来表达作者对于寻找知音和追求内心光明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心月"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光明和智慧,它照耀着人们迷失的街道,象征着希望和指引。然而,这个心月又被梦幻和虚幻所侵蚀,这暗示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受到各种幻象和迷惑的困扰,难以找到真正的知音和理解。
然而,作者仍然感到幸运,因为他遇到了知音,这位知音对于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希望能够与这位知音共同努力,共同追求内心的光明和智慧。通过与知音的交流,作者希望能够安抚内心的纷乱,回归理性的思考,重新点亮内心的光辉。
这首诗词通过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寻找知音和追求内心光明的追求和渴望。它呈现了一种内心的旅程,通过与知音的互动和思考,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宁静。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和理解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希望,并通过诗意的表达引发读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弓刀陌上,净蛮烟瘴雨,朔云边雪。幕府横驱三万里,一把平安遥接。方丈三韩,西山八诏,慕义羞椎结。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今代文武通人,青霄不上,却把南州节。虏马秋肥雕力健,应看名王宵猎。壮士长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王春奏计,便须平步清切。
山瘦溪如练,丹青见亦稀。乱鸦将景过,孤鹜带霞飞。秋色此时老,故园何日归。西风吹独立,搔首怯征衣。
萧条良夜永,秋草对衰颜。露下鸟初定,月明人自闲。独悲无旧业,共喜出时艰。为问功成后,同游何处山。
遍室清凉,满堂功德。四方八表无遮塞。灵光万道出昆仑,人前岂敢夸仙格。缄口无言,灰心有则。姓名已录华胥国。逍遥自在看长安,金花
按图得此已欣然,胜趣何尝有变迁。一把香茅千个玉,不妨邂逅揖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