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宿西谷院六首》

线绕参差路,云封咫尺山。
寺僧初怪客,三日窃优閒。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宿西谷院六首》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谷院的宿泊经历。尽管原文没有提供具体的描写,但可以通过诗词的氛围和意象推测出一些诗意和赏析。

译文:
线绕参差路,云封咫尺山。
寺僧初怪客,三日窃优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深山寺庙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西谷院的宿泊经历。

诗的第一句"线绕参差路,云封咫尺山"给人一种错综复杂的感觉。通过线绕参差的路,可以想象作者穿过蜿蜒曲折的小径,登上了一座被云雾笼罩的高山。这里的“线绕”和“参差”表明了山路的弯曲和崎岖,而“云封咫尺山”则暗示了山峰的高耸和云雾的浓密。

第二句"寺僧初怪客,三日窃优閒"则揭示了作者在寺庙中的身份和经历。寺庙里的僧人们最初对来访的陌生人感到惊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在这里度过了三天的宁静时光,似乎窃取了一份宁谧和闲逸。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山寺庙中的宿泊经历,以不多的文字勾勒出了幽静、神秘和宁谧的氛围。通过描述山路的蜿蜒和山峰的云雾,诗人营造了一种与尘世隔绝的感觉。而作者在寺庙中度过的三天则带给人一种安详和宁静的心境。

这首诗整体上给人一种宁静、隐逸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山林的清幽和作者内心的宁静,也可以对繁忙的现代生活中的安闲与宁静产生一种思考。

  • 《春从天上来(鹤鸣奉旨)》

    王土平平。正海息波澜,岳敛云烟。三景虚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诸天。有流霞洞焕,映黍珠、徐下空玄。绝形言。见千真拱极,万气朝元。当时鹤鸣夜半,感真符宝篆,特地清传。碧湛龙文,红凝龟篆,绛衣舞鬣蹁跹。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飞仙。已千年。亘灯灯续焰,光朗无边。

  • 《纟互云诗八首次韵》

    抹月涂风画有声,等闲人见也愁生。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芳草路多人去远,梅花春近鸟衔争。残更亡寐难同梦,为雨为云只自行。

  • 《临安访古·净土寺 (东坡作杭倅,行部过》

    祥符额赐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

  • 《杜架阁》

    昔趋魏公子,今事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黄沙扬暮霭,黑海起朝氛。独与君携手,行吟看白云。

  • 《杨叛儿》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 《菊花新》

    对月无何添雅致。丛绿花黄偏有异。正是遇重阳,霜露冷、宜呈祥瑞。清香覆我如言志。害风来、且休攀视。应共到蓬莱,琼筵上、众仙颁赐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