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寺如山艇,坐来风雨宵。
榻子棕树影,馔带菊花苗。
亲近谈难亵,狐驯听不妖。
许由浑欠达,嫌到野中瓢。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宿永固寺》是宋代诗人戴表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寺如山艇,坐来风雨宵。
榻子棕树影,馔带菊花苗。
亲近谈难亵,狐驯听不妖。
许由浑欠达,嫌到野中瓢。
诗意:
这首诗以宿处在永固寺中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静谧、宁静的夜晚。作者坐在小寺里,感受着微风和夜雨。床榻上的棕树的影子摇曳,食物上摆放着盛开的菊花。与亲密的人交谈时,心灵难以陶醉于俗世之事,而狐狸则乖巧地倾听,不再显露其妖性。作者许由浑(许由是道教传说中的人物,浑指俗世)欠达,嫌弃俗世的繁杂,更愿意过着野外的生活。
赏析:
《宿永固寺》通过对小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与自然融洽的生活的向往。小寺如山艇,意味着它像是静静驻泊在山间,远离尘嚣的一艘船。风雨宵夜的气息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宇宙的宏伟。诗中的榻子上的棕树影和馔带上的菊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宁静、素朴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亲近与狐驯,象征着与亲密的人相处时,心境的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的状态。许由浑欠达和嫌到野中瓢,则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事的厌倦,更倾向于远离尘世的自由和简约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俗世的厌弃。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对宁静的热爱和渴望,展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真实幸福的追寻。《宿永固寺》以其深远的诗意和自然的意象,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与超然的美感,激发人们对自然、对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曲坡行尽处,鸡犬两三家。十里长亭路,青山道正赊。
远使随双节,新官属外台。戎装非好武,书记本多才。移帐依泉宿,迎人带雪来。心知玉关道,稀见一花开。
论交乡里各儿童,三纪相看两鬓蓬。孤宦无资元附骥,故人得意近乘骢。秦仪面激殊今日,管鲍心知有古风。归兴严程何太急,片时车马复西东。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恨别王孙,墙阴目断,手把青梅摘。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消散云雨须臾,多情因甚,有轻离轻拆。燕语千般,争解说、些子伊家消息。厚约深盟,除非重见,见了方端的。而今无奈,寸肠千恨堆积。
拶到悬崖撒手时,七斤衫重有谁知。寒来暑往浑无用,挂在赵州东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