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正霏霏,令人不忆归。
地炉僧坐暖,山枿火声肥。
隔纸烘茶蕊,移铛剥芋衣。
知君在霄汉,此兴得还稀。
郢客相寻夜,荒庭雪洒篙。
虚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劳。
溪冻声全减,灯寒焰不高。
他人莫相笑,未易会吾曹。
《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是唐代李建勋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居中与友人共度的一晚上的情景。
雨雪纷纷,让人不想回去。地炉边僧人坐在暖和的地方,山枿火发出肥沃的声音。透过烘暖纸,茶叶的香气弥漫开来,转动铛子,剥开芋头的衣服。知道你在天空中,此时的兴致不常有。夜晚,郢客来相寻,雪花洒在庭院里。虚堂望着天亮,坐而吟诗,共同忘却劳累。溪水凝结了声音,灯火显得不高。其他人也许会嘲笑,但与我们相聚并不容易。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雨雪正纷飞,使人不想归。
地炉僧坐暖,山薪火声肥。
隔纸烘茶芽,移铛剥芋衣。
知君在天上,此兴得还稀。
郢客相寻夜,荒庭雪洒篙。
虚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劳。
溪冻声全减,灯寒焰不高。
他人莫相笑,未易会吾曹。
这首诗以描绘雨雪纷飞的山居夜晚为背景,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度的一晚上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景物与人物,表达了作者在山居中的舒适和宁静,以及与友人共同欣赏这美好时刻的喜悦和情感。
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描写手法,如雨雪纷飞的景象,地炉的温暖和山薪火的声音,茶叶和芋头的香气,以及夜晚山居的寂静和虚堂望向曙光的情景等,形象地勾勒出作者与友人共度的宁静夜晚。
通过与友人共同度过这个独特时刻,作者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并表达了愿与友人共同分享这份宁静与喜悦的情感。诗中还蕴含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心境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虽然周围的环境可能很荒凉,但诗人仍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山居夜晚的片刻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与把握,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安详的画面,引发读者对山居生活与人生境遇的思考。此诗以其淡雅、清新的风格,表达出一种追求宁静、欣赏自然之美的心境,给人以舒适、宁静的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城楼倒影落湖波,湖上风帆镜里过。归客自炊菰米饭,小娃争唱《竹枝》歌。梭头艇子轻于叶,雪色沙鸥白似鹅。此地将军战时血,春来丹渍藓痕多。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小阁凭栏望远空,天河横贯斗牛中。他年鼓角榆关路,马上遥看与此同。
世变日以薄,无从见雍熙。闭门读古书,聊以道自怡。桃李春盎盎,风雨秋凄凄。于春何足喜,于秋何用悲。人生一世间,所忌立志卑。终身有不遇,千载皆明时。我生无所解,肥遁沧海沂。一朝遇名胜,朽腐生光辉。敛衽赞明德,非公谁与归。
遝遝走闾巷,都人起中宵。相拥候府门,惟恐失此朝。尽言来送公,车马城北桥。桥边脂辖亭,大尹此相邀。歌管盛宴集,簪裾合群僚。四座酒既行,相顾魂已销。亭前有杨柳,秋风减长条。折以持赠公,莫厌霜叶凋。节物虽谓晚,比春情更饶。递起劝公饮,双呼金翠翘。岂徒要公醉,恐公
丹楼碧阁南徐馆,疊嶂排峰北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