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纷华都不见,眼前惟见读书尊。
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
少日只知艰险事,老年方识太平身。
家风幸有儿孙继,足以无心伴白云。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岁暮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人纷华都不见,
眼前惟见读书尊。
百千难过尚惊惕,
三十岁前尤苦辛。
少日只知艰险事,
老年方识太平身。
家风幸有儿孙继,
足以无心伴白云。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岁末时节的景象,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观察到人们都忙于追逐名利,而忽略了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虽然经历百千艰难,但在三十岁之前更加辛苦。年少时只知道艰险和困苦,到了老年才能体会到太平的安稳。幸好他家庭教育有方,有子孙继承家风,这让他可以无忧无虑地陪伴在白云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体悟和感慨。通过对比世俗繁华和读书的价值,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知识和内心宁静的重视。他认为年少时所经历的困苦和艰险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部分,而真正能够体会到太平和宁静的是年长之后。最后,作者提到自己幸运地有子孙继承家风,这意味着他不必担心后事,可以心无旁骛地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刻的哲理和人生观。它提醒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而不是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通过对岁末时节的描绘,作者在人生阅历和家庭的支持下,展现了对于人生智慧的领悟和对于家庭幸福的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思想和审美情趣。
能□得从军,清嬴□□□。绮罗徒满目,山水不离心。暂别愁花老,相思倚竹阴。家贫无以养,未可话抽簪。
雄心中夜岂难平,一队旌旗万里行。为国许身增慷慨,逢人说剑转平明。尊前白发怀南浦,马上青山过楚城。从此海邦多治略,好听歌诵快舆情。
响深涧,思啼猿。暗入蘋洲暖,轻随柳陌暄。澹荡乍飘云影,芳菲遍满花源。寂寞春江别君处,和烟带雨送征轩。
悔别故山远,愁行归路迟。云峯杂满眼,不当隐沦时。
練江诗酒社,聚散十年春。君作并州客,身为绛县人。一牛甘送老,五马未全贫。出处嗟殊异,相思意谷真。
才生申十日,便小春时候。硕果已含生,一缕微阳透。贞固见天机,寿脉滋培厚。菊後早梅前,不尽长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