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虑静相寻,萧萧芳岁阴。
感君辞剧日,休我冒荣心。
历块疲东道,巢枝忆故林。
霜毛秋更短,持底受华簪。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岁晏感怀寄吴侍郎》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虑静相寻,萧萧芳岁阴。
感君辞剧日,休我冒荣心。
历块疲东道,巢枝忆故林。
霜毛秋更短,持底受华簪。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侍郎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岁晚的时刻,静静地思索着种种忧虑,并感叹季节的渐次凋零。他感慨吴侍郎的辞官之日,替他解脱了追逐名利的心愿,而自己却仍沉浸在荣誉之中。回顾往事,诗人疲惫地走过了许多艰辛的旅途,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林木的怀念。秋天的霜毛越来越短,暗喻岁月的流逝,而诗人却执着地佩戴着华丽的簪子。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岁月流转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名利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中的"百虑静相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纷乱,而"萧萧芳岁阴"则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季节的凋零。诗人感慨吴侍郎的辞官之日,认为他的选择解脱了世俗的束缚,而自己仍为名利所困。通过对东道和林木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和往事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霜毛秋更短,持底受华簪"将岁月的短暂和珍贵与诗人佩戴的华丽簪子相对照,映衬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示了诗人对名利和人生意义的深思与反思。
雨过东郊,溪痕浅、山堂春晓。堪爱处,桃花流水,闲云幽鸟。物表群分红日□,天涯一点青山小。向绿阴、竹影卷柴扉,终焉了。清闲处,谁知道。方外客,人间少。且襟风杯月,醉眠芳草。大志含容天地考,真情卓立希夷杳。谩将消息寄林泉,烟霞老。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客袂临分日,杨花落酒边。重来期半月,一去忽经年。莎草平诗屋,江潮没钓船。何时归旧隐,风雨对床眠。
客恨如云冉冉,风光似水迢迢。回首十年旧事,令人泪尽魂消。
十里走徵车,笑予游宦。老马为驹望英盼。客怀相慰,时对凌烟生面。浩歌虽慷慨、南山粲。公子翩翩,沉酣经传。不似当年闭门衍。杨花归路,肯逐东风流转。且遮西日去、长安远。
何处最难忘。方豪健,放乐五云乡。彩笔赋诗,禁池芳草,香鞯调马,辇路垂杨。绮筵上,扇偎歌黛浅,汗浥舞罗香。兰烛伴归,绣轮同载,闭花别馆,隔水深坊。零落少年场。琴心漫流怨,带眼偷长。无奈占床燕月,侵鬓吴霜。念北里音尘,鱼封永断。便桥烟雨,鹤表相望。好在后庭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