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溪曲室巧涵虚,黄卷旁罗恣卷舒。
单族未应惭四姓,寸阴端合竞三余。
麟毛不具羞文虎,狸骨空传尚墨猪。
坐穴藜床逢掖事,那知新有鹤头书。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所居二室号书痴禅悦各成一诗·书疾》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住在两间书斋里,以书为乐,各自创作一首诗。书病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居住的两间书斋的情景,以及他对书籍的痴迷和享受。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书籍的珍视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书痴的心境和情感。
赏析:
该诗以自嘲的口吻描写了作者对书籍的痴迷之情。诗中提到的"枕溪曲室巧涵虚",形象地描绘了书斋的环境,以及书斋中摆满的黄色卷轴。作者提到自己是"书病",表示他醉心于书籍,甚至有些过度沉迷其中。他自嘲地说,即使是他所属的单姓,也未必能与四姓相媲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他的学问也只能与三余竞争。这里的"单族"、"四姓"、"三余"等词语,暗示了作者在学问上的自谦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书斋中的书籍,将书籍比喻为珍贵的物品。"麟毛不具羞文虎"表示书籍珍贵而不可多得,即使是麟毛也不足以羞辱书籍;"狸骨空传尚墨猪"则表达了书籍的传世价值,即使是狸骨也能传承书籍的重要性。这些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对书籍的推崇和尊重。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在书斋中沉思读书的情景。他坐在藜床上,专心致志地阅读,却不知道书斋中已有一本新书——"鹤头书"。这里的"鹤头书"指的是一种珍贵的书籍,作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过了它。这种情景增加了诗词的幽默和讽刺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书海中沉迷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对书籍的痴迷和追求,展现了他对学问的敬重和珍视。通过对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诗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子对书籍的热爱和追求。
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休说古往今来,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也不蕲仙不佞佛,不学栖栖孔子。懒共贤争,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
秧畴水落荇渠尖,玉石当中碧一奁。石面平铺波面皱,千花织出水精帘。
池上凉台五月凉,百花开尽水芝香。黄金买酒邀诗客,醉倒檐前青玉床。
生涯万事有苍苍,应任流萍便越乡。春水独行人渐远,故园归梦夜空长。一声隔浦猿啼处,数滴惊心泪满裳。不为知音皆鲍叔,信谁江上去茫茫。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独禄独禄,恶水浊。仇家当族,孝子免污辱。孝子躯干小,勇气满九州。拔刀削中睨父仇。父仇未报,何面上父丘。漆仇头,为饮器;脔仇肉,为食嘬,头上之天才可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