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遣和戎使,三边未解兵。
武夫权渐重,□□望何轻。
天下思豪杰,君王用老成。
时无渭滨叟,白首致功名。
诗词:《所闻二首》
作者:戴复古
朝代:宋代
所闻二首
屡遣和戎使,
三边未解兵。
武夫权渐重,
□□望何轻。
天下思豪杰,
君王用老成。
时无渭滨叟,
白首致功名。
中文译文:
听闻之事有二首
频繁派遣使者与边境国家和谈,
三边冲突未停止。
武夫权势日益增长,
□□之人望何其轻视。
天下人都期望英勇的豪杰,
君王却重用老成的人。
此时缺少像渭滨老人一样的智者,
白发苍苍而致功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戴复古的作品,通过对当时局势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乱和权力膨胀的担忧,以及对智慧和老成之人的渴望。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频繁派遣使者与边境国家和谈,却无法解决三边的战争。这表明战乱仍在继续,和平尚未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武夫权势日益增长,□□之人望何其轻视。这里的□□表示缺失的文字,可能是作者的遗失或其他原因,无法确定具体内容。然而,从整体的语境来看,可以推测作者在表达对权力膨胀的忧虑和对智者被忽视的不满。
下半部分的两句描述了天下人都期望英勇的豪杰,但君王却偏爱老成的人。这里反映了作者对君王选拔人才的态度,他认为君王应该更加注重智慧和老成的品质,而不仅仅追求英勇。
最后两句提到时无渭滨叟,白首致功名。渭滨叟指的是智者渭滨老人,他是一个象征智慧和经验的人物。诗人表示,在当时的时代中却没有这样的智者,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能够为国家作出贡献。白首致功名表达了智者的价值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权力和智慧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与智慧的渴望,以及对当前局势的忧虑。它呈现了一个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评,同时也展示了对智者的推崇和对和平的向往。
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萧起灭中。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楞严十卷几回读,法酒三升是客同。试问邻僧行乞在,何人闲暇似衰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千讨万讨讨不见,都不要讨却成现。十字街头逢阿爷,眉毛盖眼胡须面。
关中父老望王师,想见壶浆满路时。寂寞西溪衰草里,断碑犹有少陵诗。
金沙堆前风未平,赤沙湖边波不惊。客行但逐安稳去,三十六湾涨痕生。沧洲寒食春亦到,荻芽深碧蒌芽青。汨罗水饱动荆渚,岳麓雨来昏洞庭。大荒无依飞鸟绝,天地惟有孤舟行。慷慨悲歌续楚些,彷佛幽瑟迎湘灵。黄昏惨淡舣极浦,虽有渔舍无人声。冬湖落*此蹔住,春潦怒长随佣耕。
天公怜我欲元邻,得近芝兰久益芬。定免幼安还割席,拟从东野若为云。归鞭那有蓝关雪,别梦应通鲁水芹。强饭勉之书满载,与君千里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