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柳残荷,长山远水。
扁舟荡漾烟波里。
离杯莫厌百分斟,船头转便三千里。
红日初斜,西风渐起。
琵琶休洒青衫泪。
区区游宦亦何为,林泉早作归来计。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诗词:《踏莎行》
朝代:宋代
作者:晁端礼
踏莎行,衰柳残荷,长山远水。
扁舟荡漾烟波里。
离杯莫厌百分斟,船头转便三千里。
红日初斜,西风渐起。
琵琶休洒青衫泪。
区区游宦亦何为,林泉早作归来计。
中文译文:
踏着垂垂的莎草向前行,周围是衰败的柳树、残败的荷花,远远望见高耸的山峦和遥远的水面。
小舟在烟雾弥漫的波浪中摇摆。
不要轻视离别杯中的酒,尽量倾斟百分之百的美酒。船头一转,就可以航行三千里。
太阳初斜,西风渐起。
琵琶别洒湿了绿衣的泪水。
微不足道的游走宦官又有何意义,早早地回到田园山泉的生活才是我所期望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旅行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人在船上游历的情景。诗中的景物描写以自然景观为主,如衰败的柳树、残败的荷花、高耸的山峦和远远的水面,通过这些描写营造了一种寂静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船在烟波中的摇摆,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诗中还融入了情感的表达。诗人提到了离别杯中的酒,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同时也呼应了旅行的主题。诗末两句表达了对游走宦官生活的质疑,将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化为一种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安静、宁谧生活的向往和对游走官场的厌倦。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宁静、远离尘嚣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意义和归隐田园生活的思考。这首诗给人以宁静、深沉的感受,让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霜乾木落爱秦川,兴发身轻逐鸟翩。贪看暮山忘远近,强陪归客更留连。貂裘犯雪观形胜,骏马随鹰抟野鲜。为问南溪李夫子,壮心应未逐流年。
吏隐千年远,南峰事竟同。鉴容依石水,熏佩度花风。林霭床头湿,崖泉厨下通。纷纷尘世念,不入此山中。
览镜忽有感,谁能写我真。崚嶒忍饥面,蹭蹬苦吟身。风叶飘零夜,雨花狼籍春。相过慰牢落,吾族有诗人。
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外面干戈何日定,前头尺寸逐时量。而今难说山居稳,飞马穷搜过虎狼。
城月。冷罗袜。郎睡不知鸾帐揭。香凄翠被灯明灭。花困钗横时节。河桥杨柳催行色。愁黛有人描得。
北风吹倒落星寺,吾与伯伦俱醉眠。螟蛉蜾蠃但痴坐,夜寒南北斗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