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政艰难际,临朝保佑初。
经纶付耆老,利泽到樵渔。
礼盛谦常抑,功成委不居。
圣君深致孝,尽守典刑余。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太皇太后挽词》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太皇太后在政治上的艰难时刻,以及她对朝政的保佑和对老年人、樵渔人的关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共政艰难际,临朝保佑初。
经纶付耆老,利泽到樵渔。
礼盛谦常抑,功成委不居。
圣君深致孝,尽守典刑余。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太皇太后的视角,表达了她在政治上的困难时刻,同时也展示了她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太皇太后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传授给了老年人,使他们能够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她的恩泽也延伸到了普通的樵渔人,使他们从中受益。太皇太后谦虚而谨慎,不为功劳所动,即使功业已经完成,也不会停止奉献。她是一位孝顺的君主,尽心尽力地守护着国家的法度和刑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太皇太后的视角,展示了她在政治上的艰难和对国家的关怀。她不仅关注政治上的困难,还关心老年人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她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传授给老年人,使他们能够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她的恩泽也延伸到了樵渔人,使他们从中受益。太皇太后的谦虚和谨慎让人敬佩,她不为功劳所动,即使功业已经完成,也不会停止奉献。她是一位孝顺的君主,尽心尽力地守护着国家的法度和刑罚。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太皇太后的高尚品质和为国家付出的精神。
玉烛重开岁,璇杓复建寅。谁知康寿殿,四序只长春。
淮上霜浓衰草黄,阿{皴去皮加兔}健走何如獐。不知聚族加缚,妙手乃有明山张。生来阿{皴去皮加兔}素狡狯,何术聚致如驱羊。拔豪撷颖不敢惜,一一顺听伏且僵。人生切勿恃一枝,善走古有执盖郎。不惟平地傅两翼,仍以俘馘浮长江。一朝发愤辽东岸,逝水亦复随浮梁。只今红绡莹玉管
畏景还迎日,追凉偶溯风。泉声山上下,松影路西东。远览心犹壮,清吟语自工。雨多何所喜,郡国庆年丰。
一聆清话觉昏蒙,樽酒何时可再同。最是秋风恃轻薄,易吹羁袂作西东。
建德我故国,归哉遄我驱。除道得欢伯,荆棘无复余。满怀秋月色,未觉饥肠虚。平林过西风,为我起笙竽。定知张公子,能共寂寞娱。执此以赠君,意重貂襜褕。破帽与青鞋,耐久心亦舒。危处要进步,安处勿停车。成亏在道德,不在功利区。收视以为期,问君此何如。开尊且复饮,辞费
浮生饱外莫求余,羁旅东来计已疏。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翻书。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卢。惟有登临心未厌,黄山闻道胜衡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