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叹屩词》

履穿无下叹东郭,桃椎尚欠居士屩。
是谁业屦捆秋芒,绝胜编棕便行脚。
花泥溶溶草露滴,山石幽幽苔烟碧。
江南林壑天下奇,不识春申珠履客。

作者介绍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作品评述

《叹屩词》是宋代艾性夫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对屩子的叹息和倾慕之情。屩子是一种古代的木鞋,用于保护脚部,特别是在行走时保持干燥和清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叹屩词》中文译文:

穿着屩子不用担心脏,
东郭之间叹无下。
桃李之间仍欠士屩。
谁能绑扎秋芒之业,
编织棕绳便于行走。
花朵掉落泥泞中,
山石上覆苔藓烟碧。
江南的山林和谷地,
举世罕见,不识珍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屩子的崇敬和对其实用性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士人和文人墨客在文化和修养上的追求。

诗中作者提到了屩子不仅能保护脚部不被污染,还能在行走时提供便利。他将屩子与东郭和桃李两处风景相对照,暗示屩子是一种在尘世中行走时的必需品。

接着,诗人对编织屩子的技艺进行了崇高的赞美,将其比作绑扎秋芒的技能,而棕绳又是用于编织屩子的材料。这种技艺的掌握使得行走更加方便和舒适。

在描写自然景观方面,作者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来形容花朵掉落的情景,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山石上的苔藓也给人一种幽静和绿意盎然的感觉,与花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作者将这种对屩子的叹息和倾慕与江南的山林和谷地相联系,称其为举世罕见。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江南自然环境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那些不识珍贵之物的人的嘲讽。作者认为那些不了解屩子的人无法领略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屩子的描绘,表达了对实用工艺和自然环境的赞美,同时也透露了对那些无法欣赏和理解其中价值的人的不屑和嘲讽之情。

  • 《瓢隐画歌》

    溪山昨日风雨来,溪上船子冲潮回。白鸥微茫度岛屿,绿树恍惚迷尘埃。烟昏气黑夜滂渤,石梁茅屋多倾颓。壶公画里何悠哉,写此世外之蓬莱,弱水不渡良可哀。

  •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

    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壮。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坐惊颜鬓日摧颓,

  • 《灯下学书偶成》

    学书乃一乐,人或罕知趣。而我欲成癖,矻矻了朝暮。天资苦凡弱,师法非早悟。目力又已衰,怳若在烟雾。虽然日数纸,就视辄自恶。旁人谬怂惥,定未识佳处。右军固神品,大令亦体具。嫡传张与颜,尚未肯怀素。颇怪近世评,似为米老娱。雄奇在风骨,隐括须法度。安得再少年,令我

  • 《过若松町有感》

    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 《招同官诸宣教一饭用舟字韵成拙句》

    士要飞腾及黑头,肯来挥麈试同谋。已携荷叶招欢伯,莫笑花枝欠杜秋。老我余年思钓渭,诸君他日合封留。胸中器度须深阔,江汉方行万斛舟。

  • 《倦绣》

    猧儿弄暖缘阶走,花气薰人浓似酒。困来如醉复如愁,不管低鬟钗燕溜。无端心绪向天涯,想见樯竿旛脚斜。槐阴忽到帘旌上,迟却寻常一线花。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