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闺房秀,霜摧鬓未华。
女功丞相念,妇道里人嗟。
石窌脂田废,涛江粉旐斜。
西风看花泪,寂寞小窗纱。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汤孺人挽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汤孺人挽词
叹息闺房秀,霜摧鬓未华。
女功丞相念,妇道里人嗟。
石窌脂田废,涛江粉旐斜。
西风看花泪,寂寞小窗纱。
译文:
汤孺人挽别辞
叹息闺房之美,岁月催人鬓发未及开华。
女子才华被丞相所念,妇道之内人们感慨叹息。
石碑上的字迹已模糊,美丽的田园荒废,长江上的红帆倾斜。
西风吹拂花朵,我泪如雨,孤寂地望着小窗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汤孺人的女子在闺房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抒发了她对自身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第一句表达了对女子闺房之美的叹息,使用了"闺房秀"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和才华。然而,岁月如同霜,她的鬓发尚未绽放开华,暗示她的年华已逝,未能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第二句提到女子的才华被丞相看重,这显示出她的才情和价值,但同时也暗示了她是身处妇道之内,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命运,只能被他人所决定。"里人嗟"则表达了妇道中其他人对她命运的无奈和叹息。
第三句描述了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荒废。"石窌脂田废"指的是石碑上的字迹模糊不清,象征着记忆的淡忘。"涛江粉旐斜"描绘了长江上红帆倾斜的景象,暗示了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
最后两句表达了汤孺人内心的孤寂和伤感。"西风看花泪"揭示了她在西风中望着花朵时的悲伤和眼泪。"寂寞小窗纱"则表达了她在小窗帘后孤寂无助的心境。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汤孺人的遭遇和内心感受,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同时,也通过对环境变迁和时代动荡的描绘,增添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叹息和思考。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深情的描写和悲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
甲戌缠国哀,时属秋八月。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狼藉彻旬雨,拔地殊飘忽。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崷崒。徒步登县楼,浩渺沉林樾。妖氛混泽气,势极火焰突。绵亘山下乡,逃难想颠蹶。晨兴雨更澍,邑屋已隉杌。高跳空刺肠,何异睹溟渤。飘尸不可计,可者布竹筏。栖危或得命,其奈
自有吾儒乐,人多不肯循。以禅为乐事,又起一重尘。
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
晁董科名累,向雄利禄儒。惟公传洛学,处世类齐竽。湖外严兵戍,神畿析使符。恍然成昨梦,一吊束徐刍。
秋风吹落叶,君作武昌游。只道从军乐,那知别路愁。寒暄楚岫色,日夜汉江流。大阃多珠履,无为弹蒯缑。
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