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坛无土谩嶔岑,何自能生小柏林?
拟擘蛤蜊龟壳上,病来不杀懒登临。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桃花坛下望龟峰》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站在桃花坛下望着龟峰,
石坛上没有土壤,却长满了小柏林。
我仿佛想把蛤蜊壳砸开,
看看里面是否有龟的形状。
即使生病了,也不能懒散地不去登临。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桃花坛下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范成大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中的石坛没有土壤,却奇迹般地长出了小柏林,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生机。诗人想象自己将蛤蜊壳砸开,探寻其中是否有龟的形状,表达了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和探索的精神。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使生病,也不能懒散地不去登临的坚持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赏析:
《桃花坛下望龟峰》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想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诗中的桃花坛下望龟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石坛无土而生小柏林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诗人想象将蛤蜊壳砸开,探寻其中的奥秘,表达了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使生病也不放弃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展示了诗人范成大对自然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溶溶春水漾琼瑶,两岸菰蒲长绿苗。几度踏青归去晚,却从灯火认红桥。
沉冥众所遗,咫尺绝佳期。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鸡声共邻巷,烛影隔茅茨。坐惜牛羊径,芳荪白露滋。
已满葵丘戌,民犹借一年。何曾拔薤本,亦不用蒲鞭。羡帑留修泮,公厨少起烟。今无采诗者,付与后人传。
青疏老瘦碧孱颜,杳杳深深万翠间。侍坐侍行仍侍立,雪松霜竹雨余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