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檄真成出瘴乡,篮舆渐喜到僧坊。
长风解事吹江雨,乞与行人五月凉。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题潮阳石塔寺》
朝代:宋代
作者:黄公度
译文:
投檄真成出瘴乡,
篮舆渐喜到僧坊。
长风解事吹江雨,
乞与行人五月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游历过程中的景象和心情。诗人投下了一封激昂的书信,真实地传达了他的心声,终于离开了瘴疠的故乡。他的船车逐渐靠近了僧人居住的寺庙,这里是他的目的地。在长风吹拂下,他的困惑和烦忧随着江雨一同消散。他乞求着路人给予他五月的凉爽,表达了他对清凉宜人的环境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心情和景物。诗人通过使用象征、意象和对比等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他投下的檄文象征着他的决心和斗志,也是他摆脱困境的象征。长风吹拂、江雨滋润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清新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和解脱。最后,诗人对五月凉爽的乞求,表达出他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追求自由和美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宁静和舒适生活的渴望。这种对理想环境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使得这首诗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引发读者对自由和幸福的思考。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玉尘固清俸,也莫大餐多。试问采薇子,而今还在麽。
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余。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梅花似雪。赏花记得同欢悦。更阑犹自贪攀折。不怯春寒,须要待明月。如今月上花争发。疏枝冷蕊对离缺。人心只道花争别。不道人心,不似旧时节。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时始觉远,明月高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