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承庵二首》

十年足不到承庵,抚事兴思重怆然。
风急雁行斜漠漠,夜深蟾影弄娟娟。
炉亭暖彻通宵火,鱼板惊残向晓眠。
欲识本来真面目,杖藜未免再留连。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题承庵二首》是宋代王柏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题承庵二首

十年足不到承庵,
抚事兴思重怆然。
风急雁行斜漠漠,
夜深蟾影弄娟娟。
炉亭暖彻通宵火,
鱼板惊残向晓眠。
欲识本来真面目,
杖藜未免再留连。

中文译文:
十年来我很少到承庵,
回忆起往事,思绪重重而忧伤。
寒风急促,雁队斜行,遥远而朦胧,
深夜里,月亮的倩影闪烁不定。
炉亭里温暖的火光透彻通宵,
鱼板的惊动声响向着黎明而眠去。
我渴望真正了解这一切的本质和真相,
然而我仍然无法摆脱杖藜,再次停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承庵的思念之情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承庵可能是诗人曾经居住或者重要经历过的地方,但是十年来他很少去,这让他心生感慨和忧伤。诗中的风急、雁行、蟾影等形象描绘出外界环境的冷寂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炉亭的温暖与通宵的火光,以及鱼板的惊动声,形成了诗中的对比,突显了诗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隔阂和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真相和本质的追求。他想要理解事物背后的真实面目,但他却不能摆脱现实的束缚,再次留连于承庵。这种对真相和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困扰形成了诗的冲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承庵和人生的思索与感慨,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对景物的描绘,这首诗词给读者带来了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与共鸣。

  •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 《杂曲歌辞·摩多楼子》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行人听水别,隔陇长东西。

  •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车马东城咱,芬芳数里尘。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 《星子驿别客》

    星江彼此系行舟,我向南州君北州。彭泽初归元亮醉,沙场远使子卿愁。人生离合花间蝶,世事浮沉柳外鸥。明日沾襟各分手,相思何处倚高楼。

  • 《炼丹台》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 《降香回燕》

    一從得玉旨,勒马幽燕起。河北与河南,一万五千里。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