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玕泼黛千峰色,急雨奔霆万壑声。
莫讶祖师来入梦,只应知我欲山行。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德章山》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丛玕泼黛千峰色,
急雨奔霆万壑声。
莫讶祖师来入梦,
只应知我欲山行。
诗意:
诗人描绘了德章山上的景色,用丛玕和泼黛形容山上的千峰,展示了山峰的壮美和多样性。接着,他描绘了急雨下的景象,用奔霆和万壑声形容雨势的猛烈和山谷间回响的声音。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祖师前来入梦的不足为奇,因为他相信祖师应该能够感知到他渴望去登山的心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德章山的壮丽景色,通过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峰和雨中。丛玕和泼黛形容了山峰的颜色,给人以多彩斑斓的视觉感受。急雨奔霆和万壑声则展示了雨势的猛烈和山谷间回响的声音,给人以强烈的听觉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山峰的向往和追求自由的愿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师来入梦的并不惊讶,因为他相信祖师应该能够感知到他内心的渴望去登山的愿望。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自己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以其简洁而意境深远的描写方式,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情感的有机结合。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自由之美,同时也引发对于内心追求和超越的思考。
南国松楸旧,东湖水石凉。
人物今能几,公才谁不如。时情容见嫉,天意亦成虚。千载格心学,平生流涕书。一言终不吐,寒日闭幽墟。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万仞崖头自放身,始知花发不干春。更从个裹寻枝叶,笑倒当年树下人。
四山昏昏如泼墨,行人对面不相觌。凄乎太阴布肃杀,暗然混沌未开辟。千丈拿空蛰龙起,一声破柱春雷疾。我疑人间瓠子决,或是天上银河溢。异哉烟霏变态中,山川墟市明历历。茅寮竹寺互掩映,疏舂残磬渺愁寂。叟提鱼出寒裂面,童叱牛归泥没膝。羊肠峻坂去天尺,驴饥仆瘦行安适。
燕子芹干,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重门静,一帘疏雨,消尽水沈香。把当年团扇,恩情犹在,未是相忘。笑衰公鬓发,早已苍苍。说与乘鸾彩女,看世间、多少炎凉。都休怨,百年一梦,且共醉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