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踞峰峦面热多,天分雄望镇关河。
足开烟雾鹏垂翼,手摘星辰月转波。
问法旧闻裴相国,传经今见季维摩。
禅徒到此棲尘迹,方信青云路可过。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怀玉上方》是宋代王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蟠踞峰峦面热多,
天分雄望镇关河。
足开烟雾鹏垂翼,
手摘星辰月转波。
问法旧闻裴相国,
传经今见季维摩。
禅徒到此棲尘迹,
方信青云路可过。
诗意:
这首诗以峰峦之上的怀玉寺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和追求超脱的向往之情。诗中描绘了怀玉寺的壮丽景色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佛教符号,表达了对修行之路的追寻和对超越尘世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怀玉寺为主题,展示了王洋对佛教文化和修行道路的向往。诗的开篇写道:“蟠踞峰峦面热多,天分雄望镇关河。”这里以蟠居山峰之上的怀玉寺为背景,描绘了山峦璀璨的景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接着,诗人通过“烟雾鹏垂翼”和“星辰月转波”等意象,将佛教符号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谈及了佛教修行的重要人物和经典。他提到了“裴相国”和“季维摩”,分别指的是唐代著名禅宗高僧裴休和南朝梁代禅宗经典《维摩诘经》。这表明诗人对佛教文化和传统的了解和尊重。
最后两句“禅徒到此棲尘迹,方信青云路可过”,表达了诗人对修行道路的希望和信心。他认为只有在怀玉寺这样的地方,才能真正摆脱尘世的束缚,获得通向青云之路的机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佛教符号,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和超脱世俗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展示了对佛教文化和传统的尊重和理解。这首诗意境深远,既抒发了个人的情怀,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普遍关注和推崇。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沙鸥背人去。
铁壁银山,一箭穿过。潦倒赵州,口能如祸。
瑶极青阳献,璇宫紫气氲。晴光千嶂合,阳脉百泉分。门戟开黄道,台书得庆云。青归江柳染,红入圃梅芬。花颂回三朔,糕盘□五辛。春杯吹绿酒,不遣瘁颜醺。
家书正所以寄情之真,徒得观笔力之神,又以见公之褆身。予汇而藏,以警夫人。
古来富贵蹈危机,乐性安贫莫谓非。未及功名苍鬓改,欲从疏懒五湖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