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移来薝卜花,琢成玉叶静无瑕。
天香不合人间有,只是只园居士家。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题孔氏东园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李廌
中文译文:
何处移来薝卜花,
琢成玉叶静无瑕。
天香不合人间有,
只是只园居士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廌的《题孔氏东园三首》之一。诗人以题目写下了对孔氏东园的赞美与感慨。
诗中首句以问句的形式引出了薝卜花的来源,暗示这些花朵并非自然生长,而是从何处移来的。薝卜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叶子被琢磨得如同玉石般洁白无瑕,散发着静谧的光彩。这里的薝卜花象征着孔氏东园的美丽景色,通过琢磨得如玉叶一般,表达了对园林景观的精雕细琢。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薝卜花的香气不与人间凡俗相合,只有在只园居士的家中才能体会到。这里的天香暗指薝卜花的芬芳香气,被诗人视为超凡脱俗的存在,无法在尘世间找到。只园居士则是指孔子后裔孔氏东园的主人,他们对园林的经营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得这种美丽和香气得以存在。
整首诗通过描绘薝卜花的美丽和纯洁,表达了对孔氏东园的景色的称赞与仰慕。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净土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客路不知时节移,忽逢柳色已依依。无悰却数离家日,腊尽春回方始归。
筼翁非时流,温然古君子。我虽异教人,臭味略相似。四月不见翁,相望隔烟水。石坛忽来前,言翁乖摄理。真体本无病,请说病原委。乃知为苍生,常欲致平治。神明所扶持,厥疾自衰已。秋日定拿舟,贺翁勿药喜。既为苍生病,须为苍生起。比寿於广成,与宋相终始。
生来性癖耽佳句,吟得诗成似有神。险语岂惟惊鬼胆,直须字字要惊人。
多难从来气不舒,老而多病背挛如。足疡所赖非心害,目眚犹欣见旧书。白昼欲眠神思倦,青春閒度物情疏。生涯淡薄随时过,他是他非莫问渠。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归路苦无多,正值早秋时节。应是画帘灵鹊,把归期先说。就中风送马蹄轻,人意渐欢悦。此夜醉眠无梦,任西楼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