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练江吟,暮为练江吟。
练江果何在,曰在江之阴。
练江不在眼,练江常在心。
譬之古君子,土思操南音。
褰裳涉其浅,拿舟济其深。
练江可以钓,得鱼沽酒斟。
季子佩六印,陶朱贾千金。
此事决失望,鸥盟难重寻。
秋落粪本木,春返来宾禽。
矫首天都峰,吾亦辞武林。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题刘养晦练江并序文炳》是宋代方回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练江"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在不同时段对练江的吟咏和思考,表达了对练江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朝为练江吟,暮为练江吟。
练江果何在,曰在江之阴。
练江不在眼,练江常在心。
譬之古君子,土思操南音。
褰裳涉其浅,拿舟济其深。
练江可以钓,得鱼沽酒斟。
季子佩六印,陶朱贾千金。
此事决失望,鸥盟难重寻。
秋落粪本木,春返来宾禽。
矫首天都峰,吾亦辞武林。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练江的深情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在朝和暮吟咏练江的场景为线索,通过对练江的描述,展现了练江之美对作者产生的深远影响。诗中提到,练江的美不仅仅存在于眼前的景色,更深入到内心深处,成为作者心灵中永恒的存在。作者将练江比作古代君子执著于南音的心境,将其视为一种精神追求。
诗中还描绘了作者与练江的亲密关系。他褰裳涉过浅水,驾舟渡过深水,以达到更深入练江的目的。练江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更是作者的钓鱼之地,从中得到鱼,再沽酒斟。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和满足的感觉,暗示了作者在练江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以一系列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凸显了作者对练江之美的珍视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季子佩六印、陶朱贾千金,这些富贵繁华的象征,与练江的美相比,都成为了虚幻和失望。诗中还提到鸥盟难重寻,意味着纯真和美好的事物很难再次被找到。
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秋落粪本木,春返来宾禽。这里作者通过描绘季节的变迁,表达了对练江之美的持久和不变的信念。矫首天都峰,吾亦辞武林。这句则表达了作者将放下一切功名利禄,追求内心世界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练江之美的描述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同时,诗词中的自然景象和比喻手法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紫阁旧房在,新家中岳东。烟波千里隔,消息一朝通。寒日汀洲路,秋晴岛屿风。分明杜陵叶,别后两经红。
画阁高连百雉城,涵虚应不愧標名。门前柳色兼旗色,座上琴声杂佩声。肯羡五湖归范劙,未饶三径隐渊明。我来恰值初晴后,山影波光分外清。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礼闱选士古称难,都为陞沉咫尺间。较艺清时公道在,抡材应得惠人寰。
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慎□重高鼎,宣威屡干方。夷吾欣在晋,尚父果兴唐。剑佩凌烟阁,笙歌逸老堂。犹闻病乘馹,遗恨隔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