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
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题楼山石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屹立在山巅的石笋,并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人物追求正义与公平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原文:
石笋如卓笔,
县之山之巅。
谁为不平者,
与之书青天。
中文译文:
像一支突出的笔,
耸立于县城山巅。
那些为了不平之事,
与之书写青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石笋。石笋形状宛如一支突出的笔,象征着正义和公平的力量。它屹立在县城的山巅上,俯瞰着人间的善恶和不平之事。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那些为了追求正义和公平不畏艰险的人的赞美。他称这些人为“不平者”,并称赞他们愿意为了正义之事冒险,并以此为动力不断书写正义的事迹。诗词中的“与之书青天”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不平之事的记录和见证,将他们的行为和努力永远铭刻在历史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和公平的推崇和敬意。它也提醒人们,应该珍视并支持那些为了追求正义而奋斗的人,同时也呼唤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追求公正和正义,用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青天”。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千峰万峰翠入门,一树两树啼断猿。山后山前鸠唤妇,舍南舍北竹生孙。烟迷洞口苔三径,风吼松梢月一痕。芍药未花春未老,客来到此倒芳樽。
九日强游登藻井,发稀那敢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壑铺。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结发为飞骑,相从霍冠军。征南诸将士,枯骨论功勋。
寒流一带槛前横,落日诸峰霞外明。水断新洲添五里,客寻旧路却重行。江车自转非人蹈,沙碓长舂彻夜鸣。畴昔稚桑今秃树,如何白发不教生。
笠泽多异竹,移之植后楹。一架三百本,绿沈森冥冥。圆紧珊瑚节,钐利翡翠翎。俨若青帝仗,矗如紫姑屏。槭槭微风度,漠漠轻霭生。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一玩九藏冷,再闻百骸醒。有根可以执,有pF可以馨。愿禀君子操,不敢先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