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猜嫌极口憎,布衫裹铁面生棱。
何如乞与袈裟著,画作西山十七僧。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罗汉院画像》是宋代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那个人口中充满猜疑与嫌恶,身穿布衫,面容如铁,棱角分明。何不将袈裟给予他,画作西山上的十七位僧侣。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画像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诗人以一种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充满猜疑和嫌恶的人物形象,他的外貌冷酷坚硬。然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能够给予他袈裟,是否能改变他的内心?最后,诗人以西山上的十七位僧侣作为画像的主题,暗示了修行者的冷静与慈悲,以及对人性的超越和拯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人性中的猜疑和嫌恶。布衫裹铁面的形象给人一种冷漠和坚硬的感觉。然而,诗人在最后引入了袈裟和十七位僧侣的意象,这暗示了对人性的救赎和超越。袈裟象征着佛教中的慈悲和智慧,可能代表着对这种冷漠和嫌恶的克服和化解。而西山上的十七位僧侣象征着修行者的境界,他们以冷静和慈悲面对世间的烦恼和困扰。整首诗词通过对对比形象的运用,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和可能性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在面对猜疑和嫌恶时,可以通过慈悲和智慧来超越和化解,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拯救。
一再将书托置邮,渺然殊未亦湛浮。平生愿识才能见,别去于今岁又周。
河洛成冰候,关山欲雪天。寒灯随远梦,残历卷流年。杯共芳醪冻,簪依短发偏。毫釐九牛畔,头角两蜗前。冶外金休躍,山阿溜或穿。飘人谁怨瓦,使鬼尚须钱。招隐芝岩路,盟真玉笈篇。何当坐清颍,间洗世中缘。
维汉南有箕,垂象列三辰。长司簸扬职,糠秕居前尘。
风恼花枝不耐频,等闲飞落易愁人。殷勤最是章台柳,一树千条管带春。
靓妆艳服游川上,箫鼓声中俗自欢。寄语春风休用恶,恐教潭水起波澜。
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封内半为故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