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房开处峭,迥挂半山灯。
石磬敲来穴,不知何代僧。
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
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题南鉴公山房
竹房开处峭,迥挂半山灯。
石磬敲来穴,不知何代僧。
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
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
中文译文:
南鉴公的山房
竹房开在险峻的地方,高高地挂着半山的灯。
敲击着石磬的声音传来,不知道是哪一代的僧人在修行。
讲经回来,双袖上落满了雪花,禅修起来,一个盂里的水冰冻了。
只有说起黄桑屐,那是当时我在秣陵时穿的鞋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南鉴公修行的山房。诗中通过描绘山房的景色和环境,展现了南鉴公的僧人身份和修行的状态。诗人通过写竹房开在险峻的地方和半山挂着的灯,表达了南鉴公修行的虔诚和坚持。同时,诗中提到敲击石磬的声音,表现出南鉴公在修行中的精进和专注。
诗中的“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表达了南鉴公修行的艰苦和冷若冰雪的态度。在修行回来的时候,袖子上落满了雪花,禅修时的水都冻成了冰,这暗示着南鉴公对修行的执着和坚持。
最后一句“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诗人提到了黄桑屐,这是南鉴公当时在秣陵时穿的鞋子。这句话通过鞋子来暗示南鉴公修行路上的困难和艰辛。
整首诗通过对南鉴公山房和修行状态的描绘,展示了南鉴公坚持修行的虔诚和对佛法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修行路上的艰苦和困难,以及南鉴公坚持不懈的精神。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