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葫芦,提葫芦,不用沽美酒。
宫壶日赐新拨醅,老病足以扶衰朽。
百舌子,百舌子,莫道泥滑滑。
宫花正好愁雨来,暖日方催花乱发。
苑树千重绿暗春,珍禽彩羽自成群。
花开祗惯迎黄屋,鸟语初惊见外人。
千声百啭忽飞去,枝上自落红纷纷。
画帘阴阴隔宫烛,禁渥杳杳深千门。
可怜枕上五更听,不似滁州山里闻。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啼鸟》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提葫芦,提葫芦,不用沽美酒。
这里的“葫芦”指的是一种容器,用来盛放酒。诗中表达了作者不需要去购买美酒来享受生活的意境。
宫壶日赐新拨醅,老病足以扶衰朽。
宫中的酒壶每天都会赐予新酒,而老病之身也足以支撑起衰朽的生活。这句诗意味着即使身体不再年轻健康,也能够自足自娱。
百舌子,百舌子,莫道泥滑滑。
这里的“百舌子”指的是鸟类,可能是指鸟儿的鸣叫声。诗中告诫人们不要说鸟儿的叫声是因为泥土湿滑而发出的。
宫花正好愁雨来,暖日方催花乱发。
宫中的花朵正好担心雨水的到来,而温暖的阳光却催促花朵绽放。这句诗描绘了花朵在春天的变化和生长。
苑树千重绿暗春,珍禽彩羽自成群。
园中的树木绿意浓郁,春天的气息弥漫。各种珍禽的彩羽在其中自成一群,形成了美丽的景象。
花开祗惯迎黄屋,鸟语初惊见外人。
花朵开放时习惯迎接黄昏,而鸟儿的鸣叫声初次惊扰到外来的人。这句诗描绘了花开鸟鸣的自然景观。
千声百啭忽飞去,枝上自落红纷纷。
千百只鸟儿的鸣叫声突然飞散而去,树枝上的花瓣也自然而然地飘落下来。这句诗表达了春天景色的瞬息万变。
画帘阴阴隔宫烛,禁渥杳杳深千门。
画帘遮挡住了宫殿内的烛光,禁苑的湿气笼罩着,使得千门深邃而神秘。这句诗通过描绘宫殿内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可怜枕上五更听,不似滁州山里闻。
可怜的是在枕头上听到的声音,与滁州山中的声音相比,显得不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滁州山中自然声音的向往和思念。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宫廷生活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宫廷生活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比滁州山中的自然声音和宫廷中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纯粹与宫廷虚华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欧阳修独特的诗意和赏析。
玉莲翠叶粲成川,十里湖光碧浸天。桂楫压波横断浦,钩帘丝管接薰弦。
晴向小园窥,今朝忽有诗。乳鹅肴菜叶,跃鹊颤花枝。春气寒终暖,愁人老更衰。醉僧约同饮,徇俗未容辞。
开炉开炉,柴炭全无。星儿火种,照彻十虚。
短日行梅岭,天门郁嵯峨。江西万里船,归期无柰何。
夷望山前几钓篷,不惟能雨又能风。吾身故作愧王瓠,爱此沿洄敏似鸿。
眄柯陶令喜归园,莹玉灵均恨变丹。朝饮夕餐和露摘,东篱南岫带云看。仙方上说南阳寿,异色新添霅水寒。谁道王郎偏爱竹,也来同枕效今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