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莲蕊。
泉上碧眼师,秋月照清泚。
玉籢开明镜,肝胆两冤鬼。
若为人面创,如以佛手洗。
遂解七国仇,化为三昧水。
我来愧尘缨,与世无愧喜。
平生一瓢心,属餍岂为己。
定知蜀山龙,云雨高卧里。
微丝出游戏,僧饭冰入齿。
灌溉丹穴深,窈窕沧海底。
人怨旱火焦,雷公费鞭箠。
请师拄杖头,搅山唤龙起。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三昧泉》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莲蕊。
在乳峰上结霜雪,金色的地上开放白莲。
这两句描绘了泉水源头泉眼周围的景色,以冰雪和莲花为象征,形容泉水的清澈纯净。
泉上碧眼师,秋月照清泚。
泉眼中有一位有着绿色眼睛的神秘人物,秋月照耀着清澈的泉水。
这两句描述了泉眼中的神秘人物和泉水被秋月照亮的情景,给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感觉。
玉籢开明镜,肝胆两冤鬼。
玉瑟撞击开启明镜,肝和胆两个怨鬼。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洞悉人心的境界,以及肝胆两个怨鬼的象征意义。
若为人面创,如以佛手洗。
如果有人脸上有伤口,就像用佛手洗净一样。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治愈、净化伤口的意象,暗示着泉水具有神奇的疗愈力量。
遂解七国仇,化为三昧水。
最终解除七国之间的仇恨,转化为三昧水。
这两句表达了泉水的神奇力量,它能解除人们之间的仇恨,达到心灵的和谐与平静。
我来愧尘缨,与世无愧喜。
我来到这里,感到惭愧,与世无争而感到喜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泉水前的谦逊之情,以及在超脱尘世之后所获得的喜悦和满足。
平生一瓢心,属餍岂为己。
一生只有一颗满足的心灵,难道是为了自己的满足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欲望的反思,呼唤人们以更高的境界看待自己的欲望和追求。
定知蜀山龙,云雨高卧里。
我深知蜀山之龙,它在云雨之中高高躺卧。
这两句描绘了蜀山的神秘和龙的高贵,以及它们与泉水之间的联系。
微丝出游戏,僧饭冰入齿。
微弱的水丝从泉眼中流出,僧人的饭菜像冰一样入口。
这两句表达了泉水的清凉和清洁,以及与僧人的生活相联系。
灌溉丹穴深,窈窕沧海底。
灌溉丹田深处,如同在沧海的深处。
这两句表达了泉水的滋润和灌溉的意义,以及其在人体内的神秘作用。
人怨旱火焦,雷公费鞭箠。
人们因旱灾而怨恨,雷公费力驱打鞭。
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于旱灾的抱怨和不满,以及期待神灵的干预。
请师拄杖头,搅山唤龙起。
请教师以拄杖敲击山头,以唤醒蛰伏的龙。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祈求神龙的场景,以及对于高人智慧和力量的仰望。
《题三昧泉》通过描绘泉水的景色、神秘人物和水的神奇力量,表达了对于心灵净化、和谐与治愈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金色的莲花、绿色的眼睛、明镜和肝胆冤鬼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神秘与内涵。诗人通过对泉水的赞美和自省,呼唤人们超越个人欲望,追求心灵的满足和与世无争的喜悦。整首诗意境高远,意蕴深邃,给读者带来一种超然物外、宁静祥和的感受。
残山剩水带离亭,送客烦君远作程。直欲明年击吴榜,白沙翠竹是柴荆。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栢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禅宫门寂寂,庭草无行迹。东风自扫阶,疑是开帘客。
鞭丝曳雪缭官槐,绿阵中间一道开。高下未劳轻喜愠,相公曾作榜梢来。
同执群方至,因山十月催。永违天日表,空有肺肝摧。帐殿流苏卷,铃歌薤露哀。宫中垂晓轫,西去不更回。
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扫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蓟门春不艳,淇水暖还清。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