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修读地,旧刻字犹存。
一阁出霄汉,万松连寺门。
洞深云气冷,池浅鹿行潭。
山下流来水,风雷日夜喧。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题善寺》是宋代诗人顾逢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善寺的景色,通过描写山水、建筑和自然元素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英台修读地,旧刻字犹存。
一阁出霄汉,万松连寺门。
洞深云气冷,池浅鹿行潭。
山下流来水,风雷日夜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善寺为题材,通过独特的景物描写和意象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幽静和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篇,诗人写道:“英台修读地,旧刻字犹存。”这两句描述了善寺的庙宇,寺庙座落在修行的高台上,墙上刻有古老的字迹,这暗示着这座寺庙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接下来的两句诗,“一阁出霄汉,万松连寺门”,描绘了寺庙的建筑和周围的环境。高耸的阁楼仿佛直插云霄,茂密的松树环绕着寺庙的大门,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里的景物描写使人联想到寺庙的壮丽和与天空相连的高度,以及松树的青翠和连绵不绝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诗,“洞深云气冷,池浅鹿行潭”,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山水景观。山洞深邃,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幽深而凉爽的感觉。池塘水浅,鹿从池中行走,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画面。这里的描写突出了山水的清幽和寺庙的宁静,展示了一种与自然融合的境界。
最后两句诗,“山下流来水,风雷日夜喧”,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大自然的磅礴和生机勃勃。山下水流湍急,风声雷鸣不断,显示了山水之间的生动和活跃。这里的景物描写以其动感和声音效果,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种激荡和喧嚣的氛围。
总体而言,《题善寺》通过描绘寺庙的建筑、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展示了作者对寺庙之美的赞美,并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和描写,表达了山水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这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呈现了一幅寺庙与自然相融的意境画卷,给人以宁静、恬淡和激情交融的感受。
尽道三巴远,那无一纸书?衰迟自难记,不是故人疏。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
锦树分明上苑花。晴花宜日又宜霞。碧烟横处有人家。绿似鸭头松下水,白于鱼腹柳边沙。一溪云影雁飞斜。
庭静汲长孺,官师萧望之。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络纬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
莫讶马风厮*。人情且要和同。至於行步敢从容。踏地仍怀恐痛。无作无为妙用。常清常净真功。住行坐卧逐王风。岂敢心猿内动。